方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卷:凤舞岐山神迹现 第21章:无人问津的残卷,九劫天,方诩,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耀月峰藏书楼前,听完柳湟的介绍,上官赋大有深意的看了眼岑云,未发一言,闭上双眼。

“我们进去吧。”说着,柳湟推开藏书楼大门,带着岑云走了进去。

藏书楼内窗明几净,光线通透,一个又一个的书卷玉简,整齐的码放在楼中书架上,令岑云目不暇接。

让岑云感到惊讶的是,藏书楼一层的书籍几乎全是关于炼丹的,这其中不光有炼气期使用的培灵丹丹方,更有筑基期使用的破镜丹丹方和聚灵丹等。

若这里面有一个丹方不慎流落外界,还不叫一些世家门派争破了脑袋,让他不由感叹凤歧山当真阔绰。

“这里面都是历代药圃长老与师尊收录的藏品,下至炼丹、铸器、制符,上至阵术、见闻、功法,应有尽有,只可查阅,不可带出。”柳湟看着楼中浩瀚如海书简,目中流露出不曾有过的光芒。

藏书楼中有零零散散的内宗弟子,见到柳湟均颔首示意,没有出声,算是打过招呼。

柳湟则回以微笑,继续带着岑云熟悉藏书楼每一层的各个区域。

岑云看着眼前不断闪过的各类书简,只感觉眼前发胀,当他来到第三层功法区时,目光很快就落在了角落中一个没有标注的格子上。

只见其上放着一张残破不堪的黄褐色残卷,显得十分古旧,不由走上前去,小心翼翼的取了下来。

这是一个无名残卷,残卷上记载的是一种十分怪异的功法,之所以说它怪异,是因为它与现下大多数修仙门派,包括凤歧山在内的功法理念完全相反。

首先修炼是从天地之中吸收灵气来改变肉身不足,如此才得以运用天地造化之力,另辟长生大道。

而无名残卷上所记载的功法,却是让人身心放空,将意识气息彻底融入到天地之中,以达到天人一体,天地同寿的目的。

虽然这么做并不难,但问题在于如果按照此法修炼,所有杂音杂气都会拥入体内,在筋脉识海之中交织碰撞,如果修炼不当,极易走火入魔,丧失自我。

“这是师尊早年偶然所得,因其上所载功法并不完整,且过于另类独特,所以数百年来无人问津,难道岑师弟对上面的功法感兴趣?”柳湟来到一旁,看着岑云手中残卷道。

岑云摇了摇头道:“回师兄,我只是比较好奇,如果真有人按照上面的方法修炼,岂不等于自废修为,师尊为何要将它留在这里?”

柳湟笑道:“功法万千,修炼各异,我等无缘,并不代表他人亦然,只要能通往长生大道,那么它就一定有存在的意义,想必这也是师尊将它放在这里的原因。”

“原来如此……”岑云将残卷小心翼翼地放了回去,但心里却对上面的内容产生了一丝兴趣。

柳湟道:“好了,我先回去了,以后你就在此钻研法术,特别是我方才提到的那两本书,你可记下?”

岑云点头道:“回师兄,《五行概述》《分神术》,我都记下了。”

柳湟面露欣慰之色,道:“不错,再过两年的朝仙殿试,是你唯一可以与吴天交手的机会,这期间我会将我所知的法术以及实战技巧传授给你,不过你首先得打下法术基础,一个月后我会考效你的进度。”

“那就有劳师兄了!”说完,目送柳湟离去,转过身从一排排书架上,找到《五行概述》《分神术》进行钻研。

首先是《五行概述》,讲述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以及构成法术的方法,从低阶到高阶,林林总总有七八十种之多。

当然要想全部掌握,这不仅需要日积月累的锤炼,更需要一个人先天灵根和悟性。

按照柳湟的说法,灵根越好,能掌握的属性就越多,运用的自然也就越顺畅,这也是各门各派重视灵根的原因之一。

其次便是《分神术》,顾名思义,就是将神识分化,一心多用,操控多个器物的法术。

以炼气期的极限而言,最多可分化十六道,再往下神识便会承受不住压力而崩溃,能像吴天一样同时操控三十多件灵器而毫不费力的,可谓凤毛麟角,也足见其实力的恐怖之处。

看到这里,岑云心中对于基础法术的修炼有了一定眉目,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将书简上的内容记下以后,返回清幽居洞府,进入到藏日空间内。

藏日空间灵气充盈,场地宽阔,消耗的灵力只需稍加凝练就能得到及时补充,是修炼法术的不二场地。

岑云脑海中回忆起在藏书楼看见的内容,盘膝坐下,闭目凝思,从体内调动灵力开始转化成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

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确认自己所能掌握的属性,才能进行针对性的修炼,不过转化到最后,他也只能转化成火属性一种。

岑云颇感失望,右手掐诀,指尖之上蓦然冒出一团散发高温的红色火苗,在灵力的增持下,渐渐变幻成拳头大小的炽热火球,低喝道:“火焰术!”

随着话音落下,火球飞向空间中预先设立好的木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到女尊文里被迫赚钱养家

戴汐

寒门:官府送老婆,我全都要!

晓拾光

捡到未来女帝,躺平的日子没了

贴心送葬

重生从求婚最美知青开始

淡饭清茶

这个网游世界,我镇压了一甲子

小浪中浪

掠夺诸天:从斩杀索隆开始

心已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