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力难抵,皇太极的决定,我真是大昏君,样样稀松,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战争的进程,并不会单纯被人的意志左右。你想赢就能赢,哪有那么简单。
辽东的形势扭转,但要说明军已经具有碾压优势,还为时尚早。
所以,皇帝虽然让前线将领戒骄戒躁,不要轻敌冒进,但却没有阻止他们展开行动。
如果能在明年冬春大反攻前多消耗建奴的实力,岂不是更好?
其实,皇帝是有些多虑了。
熊廷弼和毛文龙可不是没头脑,都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术,把战线稳定而坚决地向建奴的地盘推进。
原因很简单,数年来明军虽然很少主动进攻。但依靠防守,却让建奴损失不小,也算是一场场的胜利。
而在占优的形势下,谁要是打了败仗,不仅仅关系到日后辽东战场指挥权,秋天入京述职多丢面子。
况且,返京的时候差不多也赶上了万寿节,你不拿捷报贺喜,却拿败绩给皇帝添堵?
所以,别看熊廷弼和毛文龙都很积极地展开了军事行动,可都是调动了数量众多的精兵强将,作战计划也是很谨慎。
说白了,两人有争相表现的意思。当然,也是为了皇帝寄予厚望的明年冬春大反攻,作更充分的准备,占据更有利的态势。
而辽南和辽东的两军发动,似乎是有什么默契似的,分别推进至海城河和太子河便停止前进。
隔着海城河是海州卫城,辽东明军则占据一堵城堡和松树口后,并不马上进逼鸦鹘关。
后金方面对明军的行动也作出了反应,分派两旗人马,赶赴海州和建州增援。这差不多已经是他们能出动的最大兵力了。
现在,海州有两旗人马,建州则是三旗,在辽沈重地只剩下了可怜的三旗人马。
本来按照努尔哈赤等人的设想,收缩兵力是握紧拳头,待机而动。如果明军分路进攻,说不定能再次上演一场“萨尔浒”大胜,使辽东的战略形势有所改观。
但明军以辽西、辽南、辽东这三个重兵集团,再加上蒙古诸部,形成了四面围攻之势,缓缓稳进,并不给建奴以各个击破的机会。
从兵力上计算,如果建奴全部出动,是能够在辽西、辽南、辽东占据优势,尽管优势不是特别大。
但真正有威胁的是三个重兵集团,敌我相距也并不太远。攻此则彼至,建奴根本不可能集中全力,猛攻其中一面。
而且,凭借现在明军的战力,如果建奴真的孤注一掷的话,就算能击败一面,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
这也是建奴最大的弱点,就那么点人,打一场伤筋动骨的大仗恶仗,以后也就翻不了身了。
乞丐与土豪比富,你有那个家底儿吗?
而明军就算损失个几万,凭朱由校的狠劲儿,不出一年半载,又是齐装满员。来呀,打呀,看是你生得多,还是死得快!
什么叫束手束脚,什么叫瞻前顾后,现在的建奴就是。
最致命的不仅是人力,还有粮草物资。好几年抢掠不到,坐吃山空的结果就是比历史上更惨,饥荒来得更快更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