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大明军工厂
一千八百种坏毛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8章 大明军工厂,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一千八百种坏毛病,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 class="contentadv"> 因此手工车床、镗床、磨床、钻床等工业母机必不可少。</p>
整件事做起来还是有难度在的。</p>
等到最后结果出来。</p>
在外面那些不知情的人看来,杨宪只是创造发明了新型的枪支。</p>
在朱标这些知道内情的人眼中,杨宪是在进行火器改革。</p>
只有杨宪自己知道,他现在在做的事情,等于是为不久将来将要到来的工业革命的一次预演。</p>
杨宪看着朱标,开口道:“新型的步枪研发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研发成功,我这边一时间也无法给出具体时间。”</p>
朱标点了点头,表示理解。</p>
杨宪接着开口道:“因此为了应对,草原方面随时有可能再次发生的掠边行为。殿下,我建议重新修建,加固北方边地城墙。”</p>
“重新修建城墙?”朱标开口疑惑道。</p>
杨宪点了点头,开口道:“修建城墙。”</p>
城墙,尤其是边防重地的城墙,自然是修得越高越好。</p>
可在古代,城墙最高不过修建到10米左右,其中很大程度是因为受限于古代科技与营建技术水平限制。</p>
我国古代的城墙,大多为砖木结构,因材料上的局限性,决定了城墙修建不会特别高。夯土城墙的两面再包上一层大城砖,城墙砖用白灰浆砌筑。</p>
古城墙墙面很少有直上直下的,都是斜面,城墙上部窄,上部墙面向内收起成为“侧脚”,下部宽,就是为了达到稳定性。</p>
比如已知历史上最高的南京古城墙,底宽8-27米、顶宽3-18米。城墙基础建造时,深挖地基到原生土层,再铺上石条。然后再修建上部城墙。城墙能够屹立至今,与牢固的基础密不可分。</p>
如今杨宪既然敢提出重新修建城墙,自然是因为有了底气。</p>
其中最关键的两项技术,便是水泥,以及滑轮组。</p>
水泥在加固城墙的作用远不是这个时代其他东西可以比拟的,扬州大开发这两年时间,杨宪已经培养了一大批有丰富基建经验的人才。</p>
另一个能在城墙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滑轮组,它那四两拨千斤的功能,简直就是专门为这个定制的。</p>
杨宪一时兴起,直接给朱标画起了城墙设计。</p>
站在一旁的朱标,看着杨宪的城墙设计图,伸手指着城墙上一个个小口,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开口道:“杨卿,你画的城墙上这一个个类似窗户的小口是做什么用的。”</p>
杨宪一边继续画着,一边开口解释道:“这些孔洞是预留给守城的士兵攻击用的窗口,方便士兵们进行枪械射击,投掷石块、木头、火药等等。”</p>
“将城墙高度,拉高到20米之后,敌人就算想用投石车之类的攻城器械,也不那么容易。毕竟,大部分攻城器械,都是按照10米的城墙高度,最多15米高度设计的,它们投掷出去的石头甚至飞跃不了城墙。”</p>
“而且按照我这个设计,城墙不但加高了,而且还加宽了,如此厚重高耸的城墙,别说攻城战本就不是草原人擅长的,我敢保证这世上任何一支军队过来,也没办法轻易攻破。”杨宪自信道。</p>
“草原那边如果真的会有异动的话,我觉得他们会选在冬天动手,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所剩的时间很紧迫了,如果决定要修建加固城墙的话,必须马上落实。”</p>
杨宪画完最后一笔,将手中的城墙设计图交到了朱标手中,开口道。</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