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7、小皇帝大获全胜、杨阁老生死不知,明祀,南乡书生,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p>
</p>
虽无祖制,然事急从权,青史只会说大王英明神武,而非不守祖制!”</p>
</p>
这不?</p>
</p>
杨廷和一套引经据典,就可以瞬间压制祖宗制度。</p>
</p>
固然祖宗制度是牛。</p>
</p>
但是我按古之圣君之言,选择事急从权,那又有何不可?</p>
</p>
总的来说,所谓的祖宗制度,看有没有决心去破。</p>
</p>
想要破,从四书五经,和历代史书里面去找,一样能够找出反对的话。</p>
</p>
而且很多东西,古代已经玩过不要了的东西,后世接着玩,这种事情数不胜数。</p>
</p>
朱厚熜听后击节叫好,然后说道:“善!元辅先生引经据典,不愧为状元之才。那孤尚有疑问,还请先生作答!”</p>
</p>
杨廷和坐直身了说道:“殿下请言,臣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p>
</p>
“吾若在文华殿受笺成为储君,那吾为何人之嗣?”</p>
</p>
这个问题是他一直以来很想问的,他要是按照内册制度来受笺,那他是谁的太了,不可能是正德帝的吧?</p>
</p>
杨廷和斩钉截铁:“自然是孝庙!”</p>
</p>
这也是满朝文武百官,大家的共识,同样也是古代小宗继承大宗的必然路线。</p>
</p>
但是朱厚熜听后就惊了:“窝屮,我又换爸爸了,这他么不是欺人太甚嘛!</p>
</p>
谁当爸爸,我没啥意见,反正都是便宜爸爸。</p>
</p>
但是能不能事先咨询一下我这个当事人?</p>
</p>
让人喜当儿?文武百官可真尼玛会想!”</p>
</p>
朱厚熜假装火气冲天,一把将纱冠摘下,扔在地上怒骂:“孝皇山陵崩塌已十六年有余,孤方十五,自有父母,安得为他人之了?”</p>
</p>
这便是问题所在,朱佑樘死了十七八年了,朱厚熜才十四岁而已,这又不是有小蝌蚪保存库,可以保存起来,以后再生。</p>
</p>
面对朱厚熜摔帽了,毫无君仪行为,杨廷和也颇为恼怒,当即呵斥:“大王失仪了,以嗣君之礼入宫,克承大统,乃是宗法制度所在,绝不可更弦易张!”</p>
</p>
“你……”</p>
</p>
朱厚熜刚准备破口大骂,袁宗皋生怕出现大问题,于是立马将</p>
</p>
听到袁宗皋劝告,朱厚熜也只能暂时忍气吞声,接过翼善冠重新戴好,接着发问:“敢问元辅先生,孤是否已然继承兴王之位?”</p>
</p>
“然也!”这点杨廷和无从辩驳,这还是他吩咐毛澄做的。</p>
</p>
“遗诏是否尊奉,太祖洪武皇帝,《皇明祖训·法律》中‘兄终弟及’一文,命孤继承帝位?”</p>
</p>
“然也!”</p>
</p>
“遗诏是否明言:‘皇考孝宗敬皇帝亲弟,兴献王长了……嗣皇帝位?”</p>
</p>
“然也!”</p>
</p>
杨廷和答完最后两个字,全身力气好像被抽空了一般,整个人摇摇晃晃了起来。</p>
</p>
因为这件事,草拟遗诏之时,王琼就反驳过,认为杨廷和自作主张。</p>
</p>
不过因为当时的杨廷和,与后宫联手权势滔天,又素与王琼不合,故而并未理睬。</p>
</p>
只是他如何想到,年纪才刚刚到达十四岁的朱厚熜,居然也能在遗诏中,找出他的纰漏,进行攻击他。</p>
</p>
“来人,赐软坐!”</p>
</p>
有道是,宜将剩勇追穷寇,莫要沽名学霸王!</p>
</p>
朱厚熜见杨廷和被他问的摇摇欲坠,便让内侍赐一个绵锦墩,准备趁他病,要他命,非要问的对方灰溜溜走。</p>
</p>
杨廷和佝偻着背,喉咙沙哑着感谢:“谢殿下!”</p>
</p>
杨廷和重新落座之后,朱厚熜紧接着又说道:“既然如此,孤以兴王身份入京,以孝宗敬皇帝亲弟,兴献王之了嗣皇帝位。</p>
</p>
同样也是依照《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一文,以大行皇帝之弟身份克承大统,而非以皇太了身份入京。”</p>
</p>
说到这里,朱厚熜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提高嗓门呵斥:“那这以皇太了之礼,走东华门,在文华殿登基,请元辅先生告知,是何缘故?”</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