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佐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初来乍到 第6章 远方的皇帝在咆哮,宋战世界史,著作佐郎,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十天后。
都城汴京,集英殿。
聚集于此的宰执大臣,惊慌的看着震怒的皇帝。
“真是岂有此理!”
年轻的皇帝不断的敲击着桌子,原本摆在上面的奏折,更是早就飞了出去,落在了众臣脚边。
但没人弯腰去捡,相反,离得最近的李咨,正怯懦的向后挪动着脚步。
那节奏,让有些陈子想起了南唐后宫中的三寸金莲。
不过,皇帝的吼声打碎了随之而衍生的幻想。
“朗朗乾坤之下,竟有数万敌寇,惊现于泉州。若非恩师处理及时,恐怕又是一场灾祸!”
说罢,他终于坐回去,开始揉搓已经发红的手掌。
众臣见此,终于有人敢上前捡起奏章。
参知政事蔡齐手伸的最快。这位仁兄与庞籍都是大中祥符八年,也就是1015年的进士,分属同年,自然很关心庞籍那边的情况。
然而他一看之下,却被惊出了一身冷汗。按照庞籍的叙述,这数万异族贼军,仅一个晚上就剽掠了泉州城外上百家百姓,甚至晋江、仙游等多县都受到波及。
如不是吓阻及时,还不知会造成多大损失。
这让他忍不住感叹:“醇之,真是为国家做了一件大事啊!”
“并非如此。”皇帝听到了他这句感叹,终于消气的他拿出一份密报,在蔡齐等人面前晃了晃,“醇之应是恰逢其会,若不是蒲、李两位奇人异士,他可未必会成功。尤其是这退敌之策,几乎出自李某一人之手,此辈如此智计多出,却不为我皇宋所用,实属可惜。诸卿,既然奏折递上来了,那么封赏的事情,似乎也该议一议了。”
皇帝的声音有些拿腔拿调,明显的一副另有深意。若是结合字里行间的意思,似乎是在表达对谁的不满。
不过,没人会蠢到去猜测。毕竟明面上的问题更好回答。
既然想要重用两人,那自然得问一下军事长官的意思。
知枢密院事(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李咨建议道:“不如赏他们个左右侍禁,或者银酒监武。
左侍禁和右侍禁,都是八品左右的小官。但宋朝武将升迁不易,有的边关武将打了一辈子仗,说不定都还是个不入流的小官——这个不入流,是指不用流内铨决定他们的人事任免,因为太小没资格。一般都是些没有品级的小官,比如甲头、公据,以及大将。
所以八品小官已是厚赏。
倘若能够拿到这样的官职,对于李宁和蒲亚讷来说,无疑是仕途上的巨大飞跃。
然而蔡齐却站出来说道:“蒲某亚讷,非是中土人士,且醇之事后得知,此人是有官身的。”
“哦——看来醇之已经和你通过信了。”
“是。”
“既然有官身,那就按资升迁。不过,这是一件奇功。朕觉得,似乎应该另赐一些加衔。”
“陛下说的极是。不如就依李枢密的意思,给他个银酒监武。”
所谓银酒监武,是一系列官职的连称——包括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监祭酒、监察御史、武骑尉——一般用作郊祀大典的赏赐,但也有赏赐功臣的案例。
而那些案例当中,恰巧也有一个与蒲亚讷相关。那是在十几年之后,侬智高兵犯广州,蒲亚讷以猛火油烧之,遂成功退敌。
事后,知广州魏瓘将此事上报朝廷,蒲亚讷因而得了这么个加衔。
但在这一时空,由于历史被上万个穿越者——而且还是来自不同时期的——他有了提前得到这一加衔的机会。
赵祯略作思索,就点头肯定了才起的提议。
同时,他也将那份密奏递给小黄门,示意他拿给蔡齐翻阅。
蔡齐毕恭毕敬的接了过去,而后认真地读了起来。许久方才听赵祯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议一议李宁的恩赏。”
“陛下。”蔡齐第一个站了出来,手捧那份密奏说,“醇之似乎认为,李宁年少轻狂,应加以磨练才是。而且,他好像没有户籍,并非我皇宋人氏。”
“没户籍?”一旁的三司使程琳故作纳闷的调侃起来,“难不成,他还是北朝细作不成?”
“不无可能。”
“哈哈哈。子思(蔡齐字)过滤了。也许那李宁也是光幕里走出来的,要不然怎会对贼军如此了解。”
程琳的又一猜想,直接把皇帝赵祯给吓了一跳。
蔡齐不愿这厮胡搅蛮缠,因此故作正义凛然的高声反驳道:“未必吧。那李宁一开始也听不懂贼军的话。”
皇帝似乎也听出点味来。
他不喜欢程琳,但又不觉得此事需要担心。故而表态说:“这不是重点。只要他心向大宋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