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策论背后的意义,几家欢喜几家愁
昆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1章 策论背后的意义,几家欢喜几家愁,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昆吾,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行了,策论就讲到这里,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三场考试的试题,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吗?”</p>
程博士打断了众人的议论,缓缓的提出了一个问题。</p>
看着博士脸上一脸的神秘之色,众人满是好奇,盯着手上的大明日报快速的扫动着。</p>
第一场经义……没什么难点!</p>
第二场论、判语、诏……也没难点。</p>
第三场策论……没、没法做,不会做。</p>
啥问题?没问题呀!</p>
众人一遍又一遍的扫视着三场试题,但确实是没有发现什么。</p>
难道博士在故作高深?</p>
不应该呀,这位程博士一向都极为严谨,是国子监派出来解答试题的,没理由这么做吧!</p>
“程博士,学生等愚笨,还望解惑!”</p>
“哎,你们呐……难怪都中了秀才了,还得来国子监学习!”</p>
一句话,直接让所有学子脸色涨红,可却没法反驳什么。</p>
见状,程博士摇了摇头,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狠狠的盯着众人:“你们都不要只看试题本身,要看看试题背后隐含着什么,上下通篇连在一起看看。”</p>
“第一场经义讲的是什么?为学、商贾、中庸之道!”</p>
“第二场论是什么?论是文武并用,这是安邦定国的宗旨,紧接着的诏是直谏求贤,这是人才,对论的补充,点明人才是定国安邦的基础;</p>
接下来的判语、诰、表等也大都是和人才相关的内容。”</p>
“再看看第三场的五道策论,第一、三、五道题都是军事加外交的问题,</p>
第二题是商事的问题,简单的说发展商事,让百姓都有银子,民富国强,国富民强。</p>
第四题则是各研究院人才培养的问题,你们还记得讲武堂成立时,陛下写的《大明少年说》吧,</p>
其中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吧。</p>
老夫都讲了这么清楚了,你们能不能得出什么结论?”</p>
……</p>
“朝廷准备全力推动商事的发展,让百姓们富有,只有富有了,才能有闲钱让普通家的孩子读书识字。”</p>
“对,只有读书识字的多了,出现的人才就多了,打个比方,以前五千学子,一百出一个,只能出五十个,</p>
但以后是五万学子,还是百里挑一,那就是五千人了。”</p>
“人才多了,涌入各行各业,反哺商事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如此定国安邦才能实现,也更能持久!”</p>
“有道理呀,不是我们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聪明,只是生的好,</p>
给普通家孩子一个机会,我们未必比他们出色,讲武堂的那群孩子不是都已经证明了吗?”</p>
“呀……陛下在崇祯元年铲除魏党之后的那篇《朕有一个梦想》的最终目标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似乎真的能实现了!”</p>
……</p>
“行了,你们总算是还没有笨到家,好好的揣摩一下这次会试的卷子,尤其是五道策论题。”</p>
程博士听着众学子的讨论,挥了挥手后,背负双手慢慢的离去。</p>
没有了老师在场,学子们讨论的更加的激烈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