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诗人之死
森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41章 诗人之死,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森外,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除了申城那些青年学子纷纷批评之外,官媒也正式加入。</p>
《中国青年报》开辟了“王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专栏,展开对“王朔现象”的讨论</p>
《光明日报》发表的《从王硕小说中读出什么》中说:“如果把文学完全建立在一种商品观念上,就必然会损害艺术的特性和精神……变文学为‘逗乐解闷’、‘喷饭解颐’的工具,就会拒绝深刻、拒绝意义而媚俗。”</p>
今天燕京的秋天似乎来的有些突然。</p>
刚刚过完国庆节就下了一场秋雨,天气变得冷起来,住在大院之中的王硕,很快就感到这丝秋天的寒意。</p>
但西京热的多。</p>
连续几天的大太阳,刚刚穿上外套的人们纷纷又脱下,穿上短袖、裙子,仿佛是夏天又来了。</p>
文坛又发生一件大事:1993年10月8日,远在新西兰的顾城,在自己的寓所用斧头将妻子谢烨砍伤致死,然后自缢于一颗树之下。</p>
这个消息传到国内,震惊整个文坛。</p>
京城有家报纸在第二版标题上带着大大的黑框,赫然触目是四个大字“诗人死了”。</p>
方明华看到这张报纸,还是王梓拿给他看的。</p>
今天下午没什么事,两个孩子都上学去了,小保姆李小琴在家里做着家务,方明华在院子里摆弄着一堆花草。</p>
李小琴干活麻利又勤快,整个家里里外外被她打扫了干干净净,家务活基本上都包了。</p>
不过有两件事,方明华不让她做,自己亲自动手。</p>
一个是三楼的书画厅,都是方明华亲自打扫,整理,李小琴没有门上的钥匙。还有就是院子的花草。</p>
今年方明华在院子里种了二十多盆菊花,这已经到秋天,方明华准备翻盆,为冬季和来年的生长做好准备。</p>
翻盆也是技术活,方明华叫来王梓来帮忙。</p>
王梓在西京城彻底定居下来,和她的男朋友好的如漆似胶,听说准备谈婚论嫁了。</p>
姑娘也算是方明华家的常客,除了找方明华请教文学的事,另一方面就是种草摘花。</p>
不过后者是方明华请教王梓。</p>
听到门铃声,方明华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过去开门,就看到姑娘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一张报纸。</p>
还没等方明华说话,王梓就将报纸递给他:“方老师,顾城死了!”</p>
方明华接过报纸看了看,说了声“知道了。”就将报纸还给姑娘,转身进了院子。</p>
王梓有些不明所以,这个震惊整个文坛甚至在国内普通百姓都引起的话题,老师怎么无动于衷呢?</p>
看到方明华蹲下又开摆弄花盆,王梓忍不住说道:“顾城死了,报纸上用了这种报道方式,老师,你应该知道什么意思吧?”</p>
方明华抬头看了她一眼笑了笑:“我当然知道,这是模仿当年俄国诗人普希金死亡后,当地的报纸用这种方式报道,是吧?”</p>
“是呀”</p>
“可是,普希金是怎么死的?和情敌决斗而死,现在看上去有点蠢,但最起码人家没有祸害他人吧?顾城怎么死的?砍伤自己的妻子导致死亡然后自杀,他就是个杀人犯啊。”</p>
听了方明华的话,王梓一滞。</p>
过了下才说道:“可是,他是诗人呀,写的诗特别好,老师,我记得你也很喜欢他的诗吧?”</p>
“是啊,我是喜欢,但这不能否认他是杀人犯。”方明华回答了句,又端起花盆。</p>
“我来帮你。”王梓赶忙蹲下,将一株菊花小心翼翼从花盆里取出来。</p>
然后开始清根,没几分钟,一盆菊花就种植在新盆里。</p>
“再浇点水就好啦,注意,等待水被吸干后再浇水一次。”王梓耐心指导。</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