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西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六章 钱铺,明朝大丈夫,燕西风,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李景点点头道:“那你先把以前的帐给平了吧!这样山上的现银就全是沈家的了,这些钱暂时算是我借的。”
沈正笑着摇摇头道:“这些帐平不平是你的事情,反正花的都是你自己的钱,跟沈家可没什么关系,而且山上的存银也不是沈家的,是我女儿的,你要借钱跟我女儿借去。”
李景奇道:“这是为何?”
沈正摇摇头笑道:“沈家嫁女儿难道没有嫁妆?我女儿陪嫁的礼单你看过没有?我估计你也是没看!算了,我告诉你吧,老太爷吩咐了,以前你从沈家借的钱,算是我女儿的陪嫁,另外这次带上山的银子也是沈家的陪嫁,还有,洛阳那边还有二十多万两银子也是我女儿的嫁妆银子。以后你要用钱别再找我了,找你老婆吧!”
李景闻言大惊,这些钱基本上就是沈家老太爷和沈家大房全部的家当,剩下的家当全部卖掉可能也卖不到十万两银子,这等于是沈老太爷和沈正两人破家资助李景了。
接着沈正叹了口气道:“贤婿,我这一支只有一个女儿和继先这个继子,剩下的财产以后就留给继先了。我百年之后,希望你能照应一下继先,我也不要求别的,你只要别让他被人欺负就行。”
李景笑了笑道:“岳父,你老人家定能长命百岁,别说这么丧气的话!您老放心,真有那么一天,只要李景还在,没人敢欺负继先!”
沈正点了点头,忽然笑道:“继先这小子还是有些头脑的,你猜他要做什么生意?”
李景笑道:“要做什么?”
沈正笑了笑道:“他想在山中开两家杂货铺。”
“杂货铺?”李景奇道。
“对,继先说,山里面今日不同往日了,大家手里都有不少余钱,不过大家购买所需的物品却不大方便。继先建议我委派一个商家采购有关民生方面的物资,然后在山里开两家店铺,这样大家不用出山就能买到需要的物品,这样既方便了大家,商家也有利可图,继先说他想要这个采购权。”沈正说道。
“行啊,山里现在可是几千口的人,他这个买卖不小!你告诉继先,这事儿我同意了,他进货的时候我可以派人护送。”李景笑道。
沈正点点头道:“另外,继先说,关于税收他肯定会按时上缴,不过希望你的税率定低一些。”
李景大笑道:“哈哈哈,这是自然,沈家有大功于山上,税收肯定要予以优惠。其实一个小小的杂货铺交不交税都无所谓,不过这是咱们山上的第一个商家,而且是沈家的人,要起一个表率的作用。”
沈正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看来咱爷俩想到一处去了。”
李景想了想道:“既然继先要做,就做大一些,布料行,米行,瓷器行等等都让他一起做了,这些东西都是老百姓需要的,想来应该有些利润。”
沈正大喜:“这些买卖要是能一起经营的话,利润肯定不低。”
李景笑道:“能挣钱就行,都交给继先去做吧,反正山上别人也没能力经营。”
沈正点点头。
说话间,沈莹和小蝶拿着一本账簿走出来,李景一见,吓了一跳,生怕沈莹当着众人的面跟自己提马五亏空的事情,那样马五可没法下台。
李景急忙说道:“夫人,五哥在京城那边支的银两你给平了,另外,这一年五哥的花费都是自己掏腰包,咱不能让五哥亏了。”
沈莹点头道:“我就是想跟夫君说这个事儿的,我刚才看了下账,发现叔叔这一年花的全是他自己的钱,给山上办事怎能让叔叔花自己的钱?我看,咱们给叔叔补一千两银子吧。”
李景闻听大喜,心中不住赞叹沈莹明事理。
不想马五听了却连连摆手:“一千两太多了,而且这么多银子我拿着费劲,嫂子给我百十来两就行。”
李景等人闻听顿时哑然,这还是第一次听人拿银子嫌累的。
不过李景等人也知道马五说的确是实情。
明制一斤为十六两,一斤的重量相当于现代的一斤二两略低(一斤大约为595克)。一千两银子的重量大概是七十五斤左右。
在一个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出门背的钱就有七八十斤重,可以想见会有多累。
猛然间,李景心头一动。
李景在开封和郑州时曾见过几家钱铺,当时李景还问过沈正,知道钱铺的主要业务是银子和铜钱相互兑换和向外借贷。
不过沈正当时并未说钱铺有两地或者多地联号汇兑,凭票异地取款的业务。
如果开办一家多地联号的钱铺,是不是就可以解决商人们在各地经商时,需要携带大量银两的难题。
要知道,一千两的银子可以用人背,但是再多的话,那就不是人背的问题,还需要安排人保护,那可是笔不小的费用。
李景相信,要是钱铺有这样的业务,肯定能让商人们动心,让他们把钱存进钱铺。
当然,前提是钱铺的信誉必须卓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