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1987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两百六十八章 云中方舟,我的仙界老婆,林1987,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道教源于蜀,九龙山是源。
道教是华夏的本土宗教。道教源于蜀,因为西蜀盆地非常特殊,四面环山,形态如封闭椭圆,紫色土壤,1400多条河流,生态环境好。九龙山最高处海拔2830米,主峰南北长3375米,东西宽3475米,平台面积11平方公里,是华夏最大最高的方山,人间天台,云中方舟,不受干扰,易守难攻。九龙山也是华西雨屏,水源丰富,山多高水多高。
晋葛洪《神仙传》说,“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据考证,嫘祖是西蜀盐亭人,带领人们养蚕纺丝。《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轩辕之国在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现在学界的基本观点,《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怪书,记载了550座山,300多条河流,由战国中后期到汉代中期的楚国人或巴蜀人所作,这说明作者很熟悉西蜀情况。八百岁,可能是指眉山市彭山区的先秦道家人物彭祖,他是黄帝的后人,颛顼的玄孙。“女子国”可能是“雅女国”,即洪雅和雅安美女群。
《楚辞·天问》中说,“穷”即“穷山”,就是“岷山”。《山海经·海内西经》还指出,黄帝居住的轩辕之丘,呈方形,“青丘国,其人食五谷,衣丝帛,其狐九尾”。古代丝帛只有西蜀产,蜀是丝帛原产地。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就是三层九枝,各有凤鸟,似为狐九尾。晋代郭璞说,青丘国在岷山之南。我们认为,“穷山”可能是邛崃之山,“青丘国”可能是青神洪雅,瓦屋山就是黄帝居住之丘。因为西蜀只有九龙山是方形,九龙山有三星洞,与三星堆一致。
此外,九龙山地区有蚕丛传说,认为青衣神就是蚕丛,青神县就是纪念青衣神。因此,黄帝居住在九龙山,蚕丛、老子、张道陵、张三丰、苏轼等都寻踪而来。九龙山脚下有“五斗观”和其他文物古迹,特别是木雕老君像,栩栩如生。
道教初创于九龙山,成型于大邑鹤鸣山,兴盛于都江堰青城山,几乎没有必要争论。源头在黄帝和老子。道教学泰斗卿希泰先生早已作出结论:九龙山是道教发祥地,极可能是发源地。九龙山是天然{天师道}道场、是道教源点。大邑鹤鸣山被称为“道教发源地”“世界道源”。史书记载,张道陵,“客蜀,学道于鹤鸣山{鹄鸣山},造作道书”,说的是学习道教、在鹤鸣山修行、作道书,没有讲“创道”,至于在哪里创道,没有记载,有些观点是后人的演绎。涡阳被称“老子故里”“天下道源”,主要是为了发展旅游。道教四大名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青城山,都只讲是华夏道教圣地,没有讲“发源地”。九龙山只能是“全球道教源点”,就是起源之点,草创原点。
三:蜀山必须在蜀,瓦屋山当之无愧。
古代的行政区域与现在不同,人们迁移主要靠水路、骑牛等,切不要以今天的现代化思维去观察古代的活动,也不要以为今人远比古人聪明。
关于蜀山的神话和传说很多。九龙山古称蜀山。《史记》《汉书》有蜀山记载,如“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等。是否为“蜀山”,必须同时满足七个条件:一是在华夏西部{古书记载,青阳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高阳氏就是颛顼,出生在公元前2514-2437年,五帝之一};二是有祭祀活动场所{文化};三是山形如象形字“蜀”或甲骨文“蜀”{有吸引力};四是有古老植物“活化石”桫椤、珙桐、杜仲、银杏等且生态良好{养生};五是有文字刻画符号{老君木雕或青铜器};六是有种桑养蚕历史{蜀就是野蚕之意};七是溪流众多{江水、若水即青衣江、雅砻江等}。只有九龙山同时满足这七个条件。瓦屋山有大量珙桐树、桫椤树,被誉为“植物活化石”。
据《尔雅·释山》讲“蜀”就是“独”的意思,九龙山只是孤单单的一座山。甲骨文蜀字就是孤独、高平的山之意,顶上“四”下部“了”,就是瓦屋山的造型。因此瓦屋山是蜀山,没有异议。贡嘎山、青城山、四姑娘山、峨眉山等都不符合这些条件。古时民间传说的“蜀山”可能有多个,大小不一,但九龙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最为接近所有特征。安徽合肥市有一个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合肥的蜀山区,距市中心约10公里,面积约13000亩,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呈椭圆形;周长7.75km,最大坡度30度,最小坡度5度。
据《庐州府志》记载:“有蜀僧于此结庐,偶思乡水以锡卓地,泉汩汩而出,尝之有瞿塘峡味,因名为蜀井,“蜀山是以此而名。九龙山是天然“宝墩”,与“宝墩文化”有关。古代蜀山氏也是群落、部落、民族、姓氏,就像今天的李氏、张氏、王氏,还有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等,蜀山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老子出关后骑青牛到九龙山,因为那时主要是牛车,九龙山至今还有成群野牛,绕山一周正好一年,基因没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