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皇帝的最后期限!张重辉的人情!
常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3章 皇帝的最后期限!张重辉的人情!,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常酒,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努尔哈赤脸上满满都是关心之意,实则心里面却是已经骂声连天着:</p>
“娘的!早知道就‘再’晚那么一会儿才来了!”</p>
努尔哈赤也是没想到,李如松的命居然这么硬!</p>
他都拖拉了那么久才出兵,本想着直接来给李如松收尸的!</p>
没成想,尸没收着,人反倒还被这个叫秦良玉的先给截胡救了!</p>
努尔哈赤气啊!然而令他更气的事情发生了!</p>
只见李如松上下扫了他一眼后,纳闷地问了三个字:</p>
“你是谁?”</p>
努尔哈赤:“……”</p>
李如松倒不是装的,他是真的不知道这个上来就喊自己大哥的人是谁。</p>
虽然也猜到了可能是他爹李成梁认的某个干儿子,可他爹的干儿子实在是太多了。</p>
傲气的李大少爷连亲弟弟都那么多了,更是懒得认,也不屑于认这些杂碎干弟弟。</p>
“大哥,我是奴儿啊!”努尔哈赤说着将头上的帽子摘了下来。</p>
看着这光秃秃的大脑门,以及那极具标志性的一小捋鼠尾辫子,李如松这才恍然大悟道:</p>
“想起来了,你是奴儿!”</p>
“对对对,就是我!”努尔哈赤重新戴上帽子了,准备再唠些什么,好拖延时间,让看起来伤重的李如松加重伤情!</p>
保不准拖一拖,人就拖死了呢?</p>
然而,努尔哈赤的这個想法还是破灭了,因为一旁还有个碍事的秦良玉!</p>
……</p>
两日后。</p>
辽东大将李如松险些战死在抚顺的消息,传到了朝廷中枢。</p>
同时,努尔哈赤‘主动’率女真人前去支援的消息,也传到了内阁。</p>
……</p>
乾清宫。</p>
在得知李如松死里逃生的消息后,朱翊钧并没有表现出震惊与担忧,反倒是怀疑起了什么。</p>
“怎么又是埋伏?”朱翊钧眉头紧锁,疑心道:</p>
“李如松不该是那样不谨慎的人,先前在碧蹄馆遭遇埋伏也就罢了,怎么这次还不长记性?该不会是内部出了什么奸细吧?</p>
还有那个努尔哈赤,他怎么就知道李如松要支援?我记得他的父祖好像都死在了李成梁手里,他就这么以德报怨?”</p>
面对皇帝陛下的接连疑问,一旁的张诚回道:</p>
“回皇爷,战场之上的事奴婢不懂,可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就算是常胜将军也有打败仗的时候。</p>
另外奴婢记得,那个努尔哈赤在此战前不久,曾主动向朝廷上疏表示,此次蒙古寇边似有埋伏,愿主动出兵前去支援。”</p>
“他怎么就知道有埋伏?”朱翊钧又是问道:“他一个蛮夷都能看得出来有埋伏,李如松难道看不出来?”</p>
“皇爷,您的意思是……”张诚小心问道:“此次埋伏,是努尔哈赤自导自演的?”</p>
“这倒不是。”朱翊钧说道:“我只是觉得奇怪,奏本上说,努尔哈赤来辽东边境的本意只是为了与我大明朝交换货物而已,如此一来,他又怎么会知道那么多?”</p>
张诚有些听不明白皇帝陛下的话了,只能道:“皇爷,奴婢愚钝。”</p>
朱翊钧没有责怪张诚听不懂他的意思,毕竟他自己也有些不懂自己的意思。</p>
也不知道为什么,朱翊钧总觉得这一次的埋伏不简单!</p>
这好像不仅仅是冲着李如松这个边军将领去的,更好像是在冲着他这个大明皇帝来的!</p>
毕竟谁都知道,他这个皇帝十分喜欢李如松,而李如松除了对他这个皇帝唯命是从以外,对其他官员,尤其是文官,简直可以说是无礼至极!</p>
“张诚,派些人去辽东看望下李如松,就说朕很担心他的伤势,让他先养好身子,伤好后再入京面圣。”</p>
朱翊钧之所以那么执着于要让李如松亲自进京,也是因为有些话信里不方便讲,他必须得当面问李如松才行。</p>
“另外。”朱翊钧又下令道:“既然那个努尔哈赤立了功,那就该赏,那便也传他进京,由朝廷亲自封赏吧!”</p>
事情交代完了,朱翊钧还是感觉哪里有些不对。</p>
也不知道是不是多想了,他总觉得努尔哈赤之所以会这么‘热心肠’的主动带着女真人出兵支援,其实是有什么人在背后掺和了一脚进去……</p>
“还有。”朱翊钧突然想起了什么,又对一旁的张诚道:</p>
“一年期限快到了,告诉张重辉,他要是再不作为,朕可就要生气了!”</p>
这一次,张诚显然愣了一下,但很快他就也点头记下了此事。</p>
虽然张诚并不知道皇帝陛下说的这个‘一年期限’是什么,但他大概也能猜到一些。</p>
看来,又得给郭正域放点消息出去了。</p>
……</p>
与此同时,文渊阁内。</p>
四个阁老也正在讨论着,李如松遭受埋伏一事。</p>
然而,四人却是都有些心不在焉,似乎对于此事只是例行公事一般的讨论而已。</p>
脸色最难看的莫过于于慎行了,因为这一仗死了不少的人,而死人,是要赔抚恤金的。</p>
“我大概算了一下。”于慎行有气无力地说道:</p>
“辽东的军饷已经拖欠了半年有余,加上此次阵亡将士们的抚恤金,折合白银,最少也要……”</p>
于慎行就这么算起了账,其他三人只默默听着,一言不发。</p>
他们很清楚,于慎行整这一出,是要他们想法子,将各地收不上来,拖欠已久的税款给收上来。</p>
算了半天账后,于慎行最后叹道:“播州的杨应龙都还没剿灭,朝廷还要打仗,再这么打下去,国库又还能撑多久啊……”</p>
三人仍旧是什么也没说,只是“哎……哎……哎……”地叹着气。</p>
于慎行看得出来,这仨在装傻,本就压力极大的他顿时恼火了起来,干脆一拍桌子道:</p>
“这内阁不是我于慎行一个人的内阁,眼下国家内外都在打仗,花钱如流水!各省各地的税款又收不上来!难道我们要一直坐吃山空,寅吃卯粮不成!</p>
还有!三大殿都被烧成什么样子了你们也都看得见!堂堂天子皇宫成了一片废墟,难不成要让我们一直放着这些烂摊子不管嘛!</p>
你们也休要再装傻不言了!你们就说该怎么办吧!”</p>
于慎行是真生气了,自打他入阁以来,得罪人的事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在干!</p>
剩下的三个要么在看戏,要么在内斗,一出事就全都装死了!</p>
“可远,别生气,别气坏了身子。”首辅朱赓好言安慰道:“我们这不是正在帮你想办法嘛。”</p>
“什么叫帮我想办法?”于慎行顿时更气了,干脆直接道:</p>
“朱元辅,你别忘了,你才是这大明朝的内阁首辅!</p>
我现在说的这些事情,也本该是伱这个内阁首辅最该操心的才是!”</p>
眼看首辅都要被次辅给骂哭了,一旁的郭正域看不下去了,直言道:</p>
“税款的事情只能是慢慢想法子,眼下我们讨论的是辽东的事,于阁老你好端端扯到这上面来做什么。</p>
况且,朱元辅好歹也是你的上级,你似乎不该这样同他说话吧。”</p>
郭正域倒不是想为朱赓说话,他只是不爽,于慎行总是压他们所有人一头罢了。</p>
方从哲这时也出来了,却是帮着于慎行道:“难道那些战死的辽东将士们不用抚恤金吗?归根到底,现在钱从哪里来才最要紧!”</p>
“呵!”郭正域笑了一下,道:“既然如此,那我提议,加收浙江一年赋税吧!”</p>
这下子,身为浙江人的方从哲急了,反问道:“你怎么不说加收湖广的赋税?”</p>
郭正域面不改色道:“端午汛就要到了,前两日巡按湖广的御史才上疏,说多地已经连续下了半个多月的大雨,再这样下去必定水灾泛滥!方阁老你的意思是要加收灾民们的赋税?你的良心难道不会痛吗?”</p>
方从哲忙道:“湖广那么大,总不可能两湖两广都在下雨吧?”</p>
郭正域也反问道:“你的意思是这大明朝收不上来的税,全都得从湖广加收了?”</p>
“我没有这个意思!”</p>
“那你是什么意思?”</p>
眼看这俩人又要吵起来,气得于慎行大吼一声:“行了!都别吵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