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沙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章:收编延绥镇,我家后门能到明末,数沙人,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孙杰坐在前厅中,接受这些人的拜见。
不管怎么说,孙杰都是陕西的总兵,尤其现在还手握重兵,完全有资格接受这些人的拜见。
这些人分批次,朝着坐在主位上的孙杰一一行礼,态度恭敬。
等所有人拜见完毕后, 孙杰大手一挥,道:“诸位,坐!”
指着前厅中的那些椅子,孙杰脸色和煦很多。
这些人按照地位高低,坐在了两侧。
孙杰让人端上了茶,分给众人。
茶叶就是孙杰平常喝的茶,不是什么好茶,就是普通的茉莉花茶。
这些人喝了一口,便开始拍马屁。
没文化的就说“绝世好茶”,有文化的就说“粗茶淡水,不忘天下百姓之艰”,总而言之,不管如何都有话说。
其实没有那么多的道道,孙杰在现代的时候,就常喝茉莉花茶,已经养成了习惯,一时半会没法改。
孙杰放下手中的茶杯,和这些人说着闲话。
自然不会留这些人吃饭,寒暄了半天,便把这些人送了出去。
至于他们带来的礼物,孙杰也没怎么翻看。
前不久刚刚抄了晋商的家,这些东西哪里有晋商的豪奢?
让人把这些东西收起来后,孙杰准备去孙初文那里一趟。
刚刚走出家门, 看到了迎面走来的孙传庭和卢象升。
现在的他们,几乎形影不离。
一个北方人,一个南方人, 此时竟然相唱相和,实属不易。
想想也能明白,他们两人在朝中的定位都是一样的,都是领兵文官。
都是一个立场,加上都有着差不多的遭遇,自然能相处在一起。
看着走过来的两人,孙杰止住脚步。
“两位,新年好啊!”
孙杰朝着他们两人拱了拱手。
他们两人的速度快了几分,来到孙杰面前,急忙朝着孙杰回了一礼,异口同声的道:“新年好!”
两人的身后跟着三四个随从,手中提着一些礼品。
和秦商或者士绅们相比较,两人的礼物有些寒酸。
他们两人都是毁家纾难的人,自然没有秦商和其他士绅家底厚实。
对于孙杰来说,有没有礼都无所谓。
“进去说吧!”
孙杰带着两人走了进去。
坐定之后,几人寒暄着闲话。
说着说着,孙传庭把话题引到了富平堡上。
“孙将军,新年过了之后,是不是准备把队伍带回来?
延绥镇那边, 贺人龙战殁,洪大人留在了京城, 是不是也要布防兵马?
如今大雪不断,草原受灾严重,开春之后,鞑子势必会引兵南下,是不是要防备防备?!”
孙传庭问了一连串的话。
洪承畴身上挂着三边总督的职位,但留在了京城。
贺人龙死了,他麾下的兵马被洪承畴带着留在了京城附近,延绥镇一下子空虚了。
今年是个灾年,这种情况,草原鞑子都要引兵南下。
要是不防备北方,以如今北方那空虚的兵力,一个不好,鞑子就会为祸陕西。
崇祯给孙杰的任命就有协防三边的职责,三边就是延绥镇、宁夏镇和甘肃镇三个地方。
“过几天,我会北上收编残存延绥镇兵马,汰老剔弱,修缮边城,防备鞑子。
不过,我可不会只守不攻,等到雪化了之后,北击草原,将游弋在北边的鞑子彻底清扫!”
孙杰的声音洪亮了几分。
其实,这并不是孙杰的最主要目标。
在草原西北方向,有一个叫做阿尔泰山的地方。
它还有一个非常世俗的名字——“金山”。
地如其名,这里盛产黄金,从汉朝开始,便有人在这里淘金。
这里有著名的可可托海三号矿坑,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这个矿坑曾为国家偿还了40%的外债。
这可是一个富庶的地方,黄金储备巨大,还有很多珍贵矿产,尤其是现在还未大规模开发,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可不能便宜了外人。
现代的这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属于国家,剩余地方被北方西方那些国家占了去。
既然孙杰有这个能力,那就必须为后世子孙考虑,把这个富饶的地方彻底的占下来。
我看见,我征服,我占领。
这是孙杰的基本准则,更何况,汉朝时,金山便是领土。
此番,不过故土新复!
开采金矿的人,孙杰已经想好了,就是那些鞑子。
这世界本就这样,强者,就有奴役弱者的权利。
在丛林法则盛行的明朝,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拿下这个地方,便可向南进攻亦力把里。
时机成熟之后,收复亦力把里,再向西进军,拿下失去千年的安西,重现大唐荣光。
这是一个地理位置极度重要的地方,不得不拿下。
除此之外,搂草打兔子,再把失去百年的河套平原拿下。
卢象升的脸上多了不少兴奋,只是持续的时间很短。
“北击鞑子可不简单啊,土木堡之败后,官军很少大规模北上,已经有很多年没北上了,会不会有些冲动?!”
卢象升一脸担心的看着孙杰。
孙传庭也是这幅样子,毕竟,大明军事疲敝已经很多年了。
孙杰语气平缓的道:“我军兵锋之盛,远非他军可比也!”
一句话说的两人哑口无言,事实就是如此。
几人又说了一些其他的话,太阳也来到了正中间。
孙杰送走了两人,便去了孙初文那里。
带了一些礼物,做了一些安排,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大年初二,天地还是一如既往的寒冷。
孙杰把录取的人名单公布了出去,同时开始面试。
录取的人一下子全都涌进了孙杰住处,在前厅中三三两两的说着闲话。
孙杰坐在书房中,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寇礼,问道:“你如何看待永乐年间的下西洋一事?!”
表面上是下西洋的问题,实则在问如何看待对外扩张。
下西洋可是大明立国以来的一大壮举,只是备受争议。
寇礼没有急着回答,静静的思考着孙杰这个问题的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