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玉墨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丁卯胡乱】,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子玉墨染,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3月初1日,后金汗国入侵李氏朝鲜王国的消息,便传入了大明帝国北直隶顺天府紫禁城内,而当时正在帝都紫禁城的李氏朝鲜圣节使兼谢恩陈奏使:金尚宪,一听说事情后,他立刻就呈文大明兵部。
请求救援大明属国李氏朝鲜王国,还呼吁道“诚及此时,速发偏师,乘其空虚,捣其巢穴。使贼首尾牵掣,狼狈莫救。则一举而全辽可复,属国可全,群丑可灭,此正难得不可失之机会也。”
得到了明兵部尚书:冯嘉会,的赞成打算派觉华岛水师明军三千人、登莱两府水师明军三千人,在加上天津三卫的一些水师兵力,配合着皮岛部明军一起援救李氏朝鲜王国。
同时还让驻守在宁远卫的明辽东总镇巡抚:袁崇焕,出兵北上入海州卫、沈阳中卫(后金盛京城)、辽阳卫,捣其东虏建奴巢穴虚,获得了明熹宗:朱由校,的首肯。
就连明登莱巡抚:李嵩,也主张趁着东虏建奴东征之际,辽东都指挥使司关外建奴兵力空虚,可发兵左右夹击以救援李氏朝鲜王国。
但圣旨下达之后,却遭到了明辽东总镇巡抚的强烈反对,他还沾沾自喜的认为,自己刚刚与后金汗国议和,现在就违约出兵了是不讲信用之举。
3月初3日,就在大明帝国商量出兵之际,最终李氏朝鲜郡王不得已接受了后金使者提出的和约,亲自走出江华都护府行宫大厅,来到殿上行焚香祭天之礼,还宣读誓文!
接着又筑坛于江华都护府西门外,李氏朝鲜右议政:吴允谦,等李氏朝鲜重臣们则同后金使者:刘爱塔、钮钴禄·库尔缠,以及后金镶白旗固山额真:舒穆禄·纳穆泰,等人订立盟誓。
且盟约内容仅限于互不侵犯。
在后金主帅二贝勒得知盟誓订立的消息后,当即就派后金使者:钮钴禄·库尔缠,北上返回盛京城内传捷报,而他则仍命令诸将们分路纵掠,又在平壤府城内分赃。
还与李氏朝鲜原昌府院君:李玖,等人质缔结了另一个盟约,并且还加入到了盟约里面,规定;李氏朝鲜王国要向后金汗国进献礼物、以待明使之礼对待后金使者、不得筑城练兵、不得收留后金汗国逃人的内容。
随即便迅速撤离了李氏朝鲜王国。
之后李氏朝鲜郡王在收到后金方面传来的盟书时,才得知东虏建奴又在平壤府缔结了新盟约,还发现条件比在江华都护府盟约更加苛刻,因此大惊失色,连忙致书询问其理由?
但是后金主帅二贝勒:爱新觉罗·阿敏,那管这些,只得对东征的后金蒙古联军将领们宣称,都是李氏朝鲜郡王一口同意此合约的,一方面也并不回答此事。
因此李氏朝鲜郡王非常气愤,他主张两国交际只遵守江华都护府的誓文而行之,不承认其平壤府盟约的合法性,才引发了以后与后金汗国之间的外交冲突。
另一边在3月17日,朝廷圣旨外加之前派来的明山海卫监军:刘应坤(九千岁阉党中人)也来督促明辽东总镇巡抚:袁崇焕,要他出兵东进。
结果被明辽东总镇巡抚给借口忽悠,调他去广宁中屯卫防守,自己也不能按兵不动,而是派遣明宁远卫总兵:赵率教,率领9千精骑陈兵于三岔河上,企图牵制后金骑兵。
其实袁巡抚早就已经通过后金复州卫总兵:刘爱塔,的内应事先得知东虏建奴要东征李氏朝鲜的消息了。
但他却一直忙于与后金议和,打算趁机修筑三城,因此对于出兵之事反应消极,甚至压根不想救援。
不过登莱两府方面却出动了8千余人东援,天津三卫方面出兵1千人,由明御马监太监兼水师监军:胡良辅,等人率领这支军队抵达皮岛时,发现大批东虏建奴军队早已凯旋,征服了李氏朝鲜王国,被笑为「纸上之兵」。
史称「丁卵胡乱」但值得一提的是,此战当中后金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正红旗,这四支主力部队近3万多兵马没有参战,所以后金主力被分散在海州卫、复州卫、盛京城、一线虚张声势吓唬入三岔河的明军。
3月21日,因朝中明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魏忠贤,掌控朝政再加上皇帝陛下无子嗣,因此东林党人们为了有个靠山,日后好搬倒阉党,便上奏请求将三王,既~明瑞亲王:朱常浩,受封去汉中府、明惠亲王:朱常润,受封去荆州府、明桂亲王:朱常瀛,受封去衡州府。
此三王皆乃明神宗万历显皇帝陛下:朱翊钧,之子也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叔父且年轻较长,在留京师对于阉党来说不便,所以也同意劝说明熹宗让其就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