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1章 授官,知否笑长歌,荥开,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管如何,齐衡和嘉成县主的婚事算是定下了。</p>
杨涛摸了摸鼻子,说道:“我怎么感觉你幸灾乐祸的样子。”</p>
“哈哈,等你成亲了,我可就是你的长辈了,以后见面了,记得给我敬个茶!”李安笑道。</p>
“去你的。”杨涛没好气的白了李安一眼。</p>
“怎么,你不想娶啊?那我跟婉儿妹妹说声去。”李安打趣道。</p>
“子谦,你就别拿子廉说笑了。”盛长柏为他解围道。</p>
“则诚,你可得管管你这妹夫,嘴太平贫了。”杨涛笑道。</p>
玩笑了一阵,杨涛正色道:“则诚,你成亲我是去不了了,只能提前恭喜了。”</p>
或许是海家那边早就帮盛长柏安排好了,两家商量婚期的时候,海家提出把婚礼放在今年九月,并没有着急。</p>
杨涛那时候早就上任去了,自然参加不了。</p>
“人不来没事,礼到了就行了,还有我那份,可不能忘了,不然我就亏大了。”李安笑道。</p>
“哈哈!”</p>
李安此话一出,盛长柏和杨涛都笑了,倒是冲淡了即将分别的不舍。</p>
“肃静!”</p>
一个官员在几个小吏的陪同下走了过来。</p>
众人连忙安静了下来。</p>
那个官员站在院前的台阶上,说了一通官方的话,然后让小吏宣读任命。</p>
一开始读的都是对三甲的任命,去年科举一共录取了二百七十多人,其中一甲二甲加一起才六十多人,三甲有两百出头。</p>
这些人中,除了少数一部分有些关系,打点过的,其余人都被授予了文散官,并没有实职。</p>
这些人要么运气好有贵人相助,要么以后在制试中脱颖而出,不然这辈子基本没有授实职的机会了。</p>
三甲任命读完,接下来就是二甲了。</p>
李安他们都属于二甲,因此听的十分认真。</p>
一个一个名字读下来,很快读到了。</p>
“扬州人士杨涛,授通州东乡县县丞。”</p>
县丞是从八品,杨涛在二甲中名次比较靠后,能被授县丞,还是在位于江南的地方,算是很不错的了。</p>
杨涛听到这个任命也笑了,通州距离扬州也只有几百里路,并不算远,他很满意了。</p>
接下来一个一个名字被念出,等念到二甲排名十几的时候,已经是从七品的县令了。</p>
很多人以为县令是九品芝麻官,其实不然,隋唐时期的县令都在五六品。</p>
而宋朝根据县的大小,县令基本都是正七品或者从七品不等。</p>
而一些位置重要的大县,县令都是从六品。</p>
“扬州人士李安授翰林院庶吉士!”</p>
“哗~”</p>
这个任命一出,引起一片哗然。</p>
虽然每次科举后,都会选择一小部分才华出众者进入翰林苑,但是名额非常少,除了一甲的三人外,二甲三甲一起,可能只有一两个名额。</p>
没想到竟然被人的了一个去。</p>
那些任命已经宣读了的,倒也没什么,反正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p>
但是排在李安前面的却很不甘心,李安被选为庶吉士,也就说他们中可能只有一个人能被选为庶吉士,甚至都没有机会了。</p>
李安脑袋有些晕乎乎的,他之前一直担心无法留京,没想到不仅留京了,还进入了翰林院。</p>
前文就说过,翰林院是官家的秘书处。</p>
当然了,庶吉士是没有发言权的。</p>
早朝的时候,大殿两侧会坐几个官员,那些就是庶吉士,职责是替官家拟定诏令。</p>
皇帝并不是随口一说,就等于圣旨诏令了。</p>
早朝的一些诏令,包括平常的诏令,都是由庶吉士拟定,官家过目后下发下去的,而且还要留存做档案。</p>
看似好像啥权利没有,但是翰林院庶吉士属于短期官职,进入翰林院更多的目的,是让他们学习的。</p>
学习个一两年,最多不超过三年,就会重新任命。</p>
除此外,翰林院庶吉士又被称之为储相,顾名思义就是储备相公。</p>
相公并不单单指的是宰相,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被尊称为相公。</p>
而宰相则被称为大相公。</p>
也就是说被选为庶吉士,只要中途不出一些问题,以后都能成为三品以上官员。</p>
而朝中三品以上的官职不多,像六部尚书那些都是从二品。</p>
这么一说,大家就知道庶吉士的含金量了。</p>
“肃静!”</p>
过来主持宣读任命的吏部官员皱眉冷喝道。</p>
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p>
“继续。”那个官员对小吏说道。</p>
小吏闻言继续宣读了起来。</p>
“通州人士盛长柏,授翰林院庶吉士。”</p>
没错,盛家祖地宥阳就是通州的,也就是杨涛即将赴任的地方。</p>
因为有之前的事,对于这个任命,倒是没有引起多大波澜。</p>
而且相比较李安,盛长柏更有名气。</p>
一来是盛长柏名次高,其次则是盛长柏是海家未来的女婿。</p>
海家一门五翰林可不是说笑的,因此很多人都觉得盛长柏能够进入翰林院。</p>
很快宣读到了一甲三人的任命,榜眼探花一个进了吏部一个进了礼部。</p>
而且还是正七品的官职。</p>
这两个部门,一个掌管官员升迁任命,一个主管科举,这个起点不比翰林院差。</p>
接下来就到状元了,不过众人并没有期待感,因为每次的状元授的都是翰林院修撰。</p>
这个官职负责记录官家言行,掌修实录,除此外还会给官家讲讲经义,以及草拟一些典礼的文稿,其实就是在一些特定场合官家的发言稿。</p>
没错,古代也是有发言稿的。</p>
这次也没意外,林易之被授了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p>
等个几年外放时,最少也是一州通判,可谓省了十几年苦功。</p>
盛纮有王家照拂,自己还一直打点,十余年时间才做到通判,其中的差距一目了然。</p>
宣读完任命,各自领了任命文书和官服,李安和盛长柏都是绿色的,而杨涛则是青色。</p>
任命文书是他们到各自衙门报道的文书。</p>
根据地方不同,要求的道任时间也不一样,李安他们因为在汴京,到任时间是半个月后。</p>
“咱们要不要找个地方喝几杯庆祝庆祝?盛长柏说道。</p>
“找什么地方,我家就有酒楼,我请你们。”李安笑道。</p>
“不成,过几天就是下聘的日子了,我一堆事要忙呢。”杨涛摇头道。</p>
他这次回京,一方面是回来等待任命,另一方面也是下聘来的。</p>
过几日就是定下的下聘之日了。</p>
他的到任期限是两个月,下完聘他要忙着回扬州成亲,接下来还要赶去通州报道,一摊子事呢。</p>
(本章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