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铁老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80章 我们的光刻机,重生于80年代,头铁老汉,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几个学校都处于假期中,看上去冷冷清清的,除了戒备森严的研发基地,并没有几个人影。
唐伟东只是转了一圈,没有待多久就回去了。他准备去半导体公司,去看望一下那些大老远过来的、过节没有捞着回去的瀛洲员工。
做为阿斯麦的绝对大股东,对于他们生产的光刻机,唐伟东自然是优先供应自己了。因此,工厂需要的光刻机,早已经部署到位,并投入了生产。
同时,半导体公司的技术研发,也开始展开了。
唐伟东之所以这么着急的把半导体生产厂建成,那是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两三年后西方三十多个国家,签署了一份瓦森纳协议。
这份协议有点类似巴统协定。在这份协议中,西方那些国家,对种花家进口的光刻机和半导体技术,做了明确的限制。
要求只能为种花家,提供代差为两代以上的设备和技术,加上繁琐的审批手续和耽误的时间,等设备到了种花家的手上,代差可能已经落后三代以上了。
唐伟东就是要抢在这份协议的出台之前,将当今最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和光刻机,先搞回种花家来。
然后可以借着他们的技术,踩着巨人的肩膀,研发自己的半导体技术和光刻机。那将会为自己省下大量的时间,同时,还不会落后他们太多。
没法说领先或者超越,只能说先达到够用的程度再说!
其实,一开始我们的光刻机起步并不晚,甚至还很早。
在六十年代的时候,科学院就研制出了,我们第一台国产的光刻机。那时候,只有种花和鹰酱,两个国参与了这一制造过程。
七十年代就生产出了接触式光刻机,80年我们的光刻机精度,就达到了3微米,基本一直贴近国际主流水平。
后来的倭国、寒国,在那时连这个想法都没有呢。未来独霸天下的阿斯麦,更是没影的事。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就更了不得了,自动接近式光刻机研制成功了,分步投影式光刻机生产出来了,光刻光源甚至已经达到了193纳米。
这一技术,仅比国际上最领先的,落后了四五年的时间,更是遥遥领先着阿斯麦。可以说,当时在光刻机技术上,咱们谁也不怵!
然而,很可惜,光刻机的研发,也就到此为止了。
所有人都以为我们的、光刻机的辉煌征途刚刚开始,但谁也没想到,在那之后就开始陷入长达二十多年的落寞。
断了光刻机的自主研发之路,原因只有一个字:“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