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朕罪不至此吧!
御前悍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8章 朕罪不至此吧!,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御前悍匪,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朱由检一接手朝廷,第一把火就烧到了魏忠贤。</p>
这让底下人怎么看?</p>
狡兔死走狗烹,那也得是立稳了脚跟之后的事情吧,你一个十七八岁的小皇帝刚登基就搞这个,半点没有听伱皇兄临死前的吩咐,你是个什么人?</p>
宋慎也听得无语:</p>
“那你能不能告诉告诉我,现在崇祯二年,魏忠贤的事情已经彻底收尾了吧,你感觉朝廷里的情况有没有比之前要好?”</p>
“东林党老实点了么,你准备自己扶持的那些阉党能打过东林党?”</p>
“内忧外患,内部解决了一部分,你准备什么时候解决外面的事情?”</p>
朱由检噎住。</p>
当然没有。</p>
他现在都是一脑门子的官司,就跟写书一样,激情满满写了个开头,然后发现自己能力有限圆不下去了,可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写,能圆多少圆多少。</p>
宋慎叹息道:</p>
“你怕是真不知道你哥为啥那么容忍重用魏忠贤吧。”</p>
“我刚才说魏忠贤能捞钱,那是各种意义上的会捞,他还尤其擅长从地主商贾手里捞钱。”</p>
“一来,这极大程度上替皇帝弥补了国库的亏空,二来,无形中也替百姓们分担了一部分的负担。”</p>
“如今魏忠贤死了,朝廷上再找不出一个比他还能捞的,你崇祯的三大饷最后只能落到农民百姓头顶上,不用多久,再过两年吧,活不起吃不饱饭的百姓们就会揭竿而起开始造反。”</p>
“本来农民造反这件事就是因为吃不起饭惹出来的,朱由检,如果你真的关心朝廷的话,不如去找你们的司天监看看最近几十年的气候变化?”</p>
朱由检猛地抬起头来:</p>
“你什么意思?”</p>
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也凑了过来:</p>
“先生,气候变化怎么了?”</p>
哪怕这件事跟其他朝代的人无关,其余人也都纷纷往这边挪了挪,竖起耳朵听着——</p>
每一次宋慎突然延伸课外知识的时候,延伸出来的东西都挺让人震惊的,听听最好。</p>
宋慎想了想,说:</p>
“明朝会在崇祯这里灭亡,原因,我认为天灾和人祸都各占一半。”</p>
“人祸自然是朝廷不作为、党争、贪腐等等,但天灾,就是小冰河期的锅了。”</p>
“小冰河期我说多了你们估计也听不明白,这样讲吧,到了明末,海南岛下雪,渤海上冻,气温低到了这个程度,种地收成不可能好到哪里去。”</p>
“而且,内部各种贪腐导致百姓难以负担税收,北边的鞑子们也因为气候严寒愈发想侵占中原,哪里都是冷,冷极了都会死人,不如想办法把中原打下来,还能活得久些,这就是人家的想法。”</p>
“综合起来看,或许人祸的问题更加严重一点,毕竟,后面的大清开国之后,小冰河期也持续了一段时间,他们没亡国,你没法乱甩锅吧。”</p>
朱由检怔怔地站在原地,两眼发直。</p>
他不是那种长在深宫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皇子,相反,当年住在信王府的时候,他常常微服私访出门去走街串巷,对民间物价还算了解,偶尔也会跟百姓们搭话聊天。</p>
冬天的确很冷……但,难道以往的冬天没有那么冷吗?</p>
朱元璋咳嗽一声,将问题拉了回来:</p>
“这个事情,后面再慢慢问吧,咱比较想知道的是,若崇祯是大明的最后一个皇帝,那后人给他的评价是什么?有没有跟朱祁镇那土木堡战神一样的外号?”</p>
俗话说得好,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p>
这玩意儿就跟庙号谥号一样,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评判一个人的参考。</p>
宋慎想了想,没憋住,笑道:</p>
“倒是有个跟大明朝相关的段子,说大明开局一个碗,结尾一根绳。”</p>
“一个碗说的是你朱元璋,一根绳说得就是他朱由检了。”</p>
“说起来虽然有点缺德……不过,朱由检比堡宗还是有骨气多了。”</p>
“至少城破亡国的时候,朱由检没有带着家眷逃跑,而是带着个太监,就在附近山上找了颗歪脖子树给吊死了。没投降没逃跑,自杀身亡,这事儿做得相当体面了。”</p>
众人看向朱祁镇的目光愈发嫌弃。</p>
当皇帝是需要天赋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子,有些人嘛,再努力也只能堪堪及格。</p>
先不说崇祯本人能力如何,不过跟朱祁镇放一起看,都是庸君,甚至崇祯还是个亡国之君,起码人家有骨气,以天子之身殉国,而不是跟朱祁镇一样“忍辱负重”在人家瓦剌大营里呆了一整年,还有脸来当叫门天子。</p>
朱由检本人,却很落寞地颓然坐下,口中喃喃自语:</p>
“无论怎么努力,最后都是这样一个结局么……大明,真的没救了吗?”</p>
“不,或许是我太无能。”</p>
“那我是不是应该早些退位让贤,也去找个更加合适的人……”</p>
啪!</p>
重重一个巴掌扇在他后脑勺上,差点把朱由检连人带桌一起给掀翻了。</p>
朱由检被扇懵了,刚要发火,回头一看却看见了朱元璋的脸,顿时有些语塞讷讷,不敢多说。</p>
“你在这嘀嘀咕咕的,又是要没救了,又是要退位让贤,你想干啥?把大明亡国之君的名头放在别人脑袋上,自己提早离开京城享福去?”</p>
朱元璋瞪眼看他。</p>
崇祯被激得当即撑直了腰杆:</p>
“绝无可能!我朱由检岂是那种人!”</p>
原本满脸怒容的朱元璋忽的又笑了:</p>
“噢,那你琢磨这干什么?”</p>
“咱在这儿,秦皇汉武都在这儿,还有李世民,朱标,朱棣,更别说其他的名臣,哪一个放出来不是青史留名的人物。”</p>
“最要紧的是,咱们有宋慎宋先生。”</p>
“这么多人,哪怕你是头驴,听几节课也该学到东西了。”</p>
“不就是以前做王爷,帝王心术没学明白吗?你随便找人问啊。”</p>
“还有那什么内忧外患,下次上课前你整理出个章程,让咱看看你如今朝廷里是个啥光景,咱老朱家三个人给你支招想办法,总不可能还对付不了一群文官!”</p>
(本章完)</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