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文学社公开处刑大会
漫言红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5章 文学社公开处刑大会,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漫言红袖,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若飞实在是个感性人,这种东西被看出来,让李颜非常愉悦,高山流水嘛,文人一大乐事。</p>
讲完了,全场掌声雷动,也不知道是夸谁。</p>
然后轮到表情僵硬的朱青伦。</p>
李颜突然意识到,朱大炮对外是个社恐来着,登这种台不是要他老命了?</p>
其实他最近大概有个想法,朱青伦在熟悉的人面前放得开,主要是这人属于心直口快的类型,比较重视逻辑,很多时候说话都是反问。</p>
这在403宿舍行得通,大家都有这个习惯,聊起天来不觉得冒犯。</p>
到外边可就不一定了,张口闭口反问别人,会遭人嫌。</p>
于是朱大炮就成了朱哑炮。</p>
“呃……实话说,感性点的内容,若飞说得很全面了。我就,讲讲一些思考吧。”</p>
嗯,是适合他切入的点。</p>
大小城市的发展平衡问题;在家嫌烟火太重,离了家又怀念烟火的矛盾心理……</p>
不过他明显没太展开,提了一些观点就戛然而止。</p>
朱青伦知道现在的主角是台下的李颜,而不是他。</p>
“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让我们听听作者是怎么想的。”郭启文笑着指向李颜。</p>
老郭,你好狠的心呐。</p>
李颜强颜欢笑,走上了台,往台下一看全是亮晶晶的眼睛。</p>
捧杀,这绝对是捧杀。</p>
“各位谬赞了,”该说的话还是得说,“就像大家一直吐槽的那样,作者来做阅读理解,可能都答不到满分。当然,我是认为作者落笔的每个字都是深思熟虑的,设置的每个情节、每种情绪,也都有他的理由。只是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的理解是一种再创作,往往能迸发作者都想不到的力量。”</p>
大家听得入神。</p>
“就例如若飞跟青伦刚刚的评析,有些词句的妙处我自己都没想到,有些观点的冲撞我也意识不到。这篇文,对我自己来说,就只是真情实感而已。”</p>
李颜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更是给了所有人台阶下。</p>
不过郭启文不准备放过他,“李颜同学,我读这篇文,最大的感触是,能读到一种思乡的愁绪。但是对于刚到新北读初一的你来说,行此文时也不过离家两三月,说句不好听的,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状态。乡愁于伱,是如何产生的?”</p>
大家都听愣了,只觉得台上的对话怎么有点听不懂?</p>
早猜到郭启文会问这个鬼问题了,李颜微笑点头道:</p>
“郭老师,我真谈乡愁,自然是太过浅薄。所以我实际上避开了,我只是在怀念我的家,乡愁于我,只是一种似有若无的情绪,飘在空中的一缕烟罢了。但我终究来了新北,离开了家,我有对大城市的向往与兴奋,也有离家的不安与紧张,我把这些情绪细细地说出来,它们本就都来源于‘乡愁’,这是我们作为华夏儿女共有的特质。”</p>
话说到这,郭启文已经频频点头了。</p>
“所以,当读者顺着这烟丝一般的情绪,摸到‘乡愁’这个本源,他们自己就会被触动。若飞和青伦跟我一样,还没有太多的体会,所以其实感悟不深,郭老师您人生阅历更多,也就更有感触。”</p>
李颜深吸一口气:</p>
“这也是读者的一种再创作。”</p>
叮!</p>
【表达能力+1,三级技能,21】</p>
人多的场合,果然更具考验。</p>
郭启文率先鼓起了掌,其他老师也马上鼓掌,于是全场掌声如雷。</p>
“不可估量,”台下一位年长的语文老师跟另一位老师说着,“这表达能力,不得了。”</p>
“捧到这高度了,轻飘飘转移了重点,把赞誉分给了读者,了不得。”那位老师表达了肯定。</p>
李颜心跳加速地回了座位,感觉到第一排的语文老师看自己的眼神都变得非常和蔼。</p>
可以,装了波大的,就是有点紧张,说完还挺累。</p>
好在安稳度过,这一通发言下来,尴尬的感觉也散了许多。</p>
“后续看你们表演了,好兄弟。”李颜笑着等待第二篇赏析。</p>
“感谢几位的精彩发言,下边我们有请实验三班的胡老师,给大家赏析一篇精彩时评,来自‘阿克塞西’的《谁来拧紧污水“龙头”》!”</p>
朱青伦眼睛“噌”地一下就亮了,到老子主场了!</p>
李颜整个人冷汗“噌”地一下就冒出来了……</p>
这就是他刊登在新北晚报那篇从污水治理批判城市治理的文章,很激进很图一乐,居然要讲这篇?</p>
尼玛,怎么还是处刑我?</p>
兼职写作,尽量保证每章质量,我至少得存一天稿子应急加调整,待我这周找找工作日写作状态。</p>
(本章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