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凌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8章 曹魏君臣的狂欢,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画凌烟,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放想反驳,高堂隆却不给他机会,而是说道:“得益州后,朝廷可在江州造船而练水师,沿长江东下,虎吞南郡,兵临武昌!以西、北之兵慑武昌而震江左!”
高堂隆所说的西、北之兵是指夺了南郡,在南郡设立阵地,武昌以北还有以襄阳、江夏为纵深的南部都督区。
这两个地方能对武昌形成夹击之势。
至于高堂隆所说的从益州东下,这个战略是否可行?
高度可行!
西晋灭吴,就在益州修建了大量战船。
到了北宋末年,金军灭宋的战略就讨论过是打西路还是打东路。
打东路的逻辑是大宋江南是赋税之地,占领江南,赵构就没钱了,基本上完蛋。
打西路的理由是攻占关中后,南下益州,从益州东进取荆湖而入江东。
等到蒙古打南宋的时候,也是取巴蜀,在巴蜀造船,顺江东下。
为此南宋还在白帝城附近的河道打下铁桩,防止蒙古东进。
为什么会有取益州而东出的这种逻辑?
21世纪的人可能很难理解。
因为在古代,造桥技术很不成熟,长江对于古代大军来说就是天堑。
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百人,过江都不是难事。
但是古代南征,动则数万大军,甚至数十万大军。
这一点曹丞相就很有发言权。
数万或者数十万大军想要过长江,是一门技术活。
对方只需要在长江提前布下密集的岗哨,便能趁敌人渡江之时,精准打击。
这个逻辑和长城是一样的。
除非北方是以泰山压顶之势南下,南方已经没办法反抗。
例如杨广灭陈,赵匡胤灭南唐等等。
若是南方政权稍微有点实力,北方是很难攻破的。
于是从益州顺江而下,是被历代的不少强势政权所采用。
曹魏多次南征都失败了。
最典型的是曹丕刚继位不久,夷陵之战刚结束,季汉虚弱到极点,曹魏完全不必担心西线,于是压了全国一半的兵力三路伐吴。
结果被打崩了。
高堂隆说完后,大殿内陷入一片死寂。
他一下子就说到了曹叡的心坎儿上去了。
曹叡这个人,少有大志,继位之后表现不俗,军事上有曹操之才。
三国局势进入到这一步,季汉主力云集关中,孙吴终于发兵西进,这预示着益州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只要吴军渡过白帝城防线,益州几乎如同一块砧板上的肉。
至于白帝城防线?
很难攻破!
但此一时彼一时,吴军完全不必攻破。
既然益州空虚,绕过白帝城防线,直接杀到江州,再云集大军兵临成都,不就行了?
曹叡激动归激动,他还是问了司马懿:“仲达以为如何?”
司马懿说道:“臣以为,可遣使去见诸葛孔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