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陇山道
高粱河车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1章 陇山道,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高粱河车神,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河北战事结束,只剩下零星的清剿残敌作战。
江淮战场,陷入对峙状态。
而关中、陇右一带,也是大战在即。
不同于江淮之间的水路发达,大规模的士兵、物资转运,都可以利用水道提高速率。
关中和陇右以及汉中之间,有陇山山脉和秦岭山脉,千沟万壑。
也就是说关中的西燕军其实在八月底就开始进兵了,比江东这边还早十几日,但交战双方在陇山一带还没碰面呢,江淮战场经过十余日的大战,已经大局底定了。
另一边,益州都督李源也率军从汉中出发,走祁山道,前往陇右。
而双方所面对的局势,很像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候的情况。
区别在于,陇西南安天水三郡本就在东燕手里,所以一早就派人在街亭当道下寨,重兵驻守。
至于西燕军方面,他们的选择其实有三个。
走街亭的陇山道,更远一些的萧关进入陇右,以及道路险峻的渭水河谷。
天朝的地理梯级地势的特征非常明显。自东向西,地势渐高。
关中往西,又可以分为几个层吃,地势一级比一级高。关中西面就是陇山高地,陇山以西,就是陇西地区,也可称之为陇右。自陇西由渭水河谷下关中,由西汉水河谷下汉中,由白龙江谷地下蜀中,都是呈高屋建瓴之势,这也是为什么会“得陇望蜀”。
陇西再往西,祁连山以北、黄河以西,就是河西地区,既凉州,也就是河西走廊。祁连山以南,有河湟河谷可通青藏高原,其地势都高于陇西。
关中西北这种层层渐高的梯级地势,也给了历代经营西北者展示出了一个层层递推的逻辑。
那就是,想要关中安稳,就必须控制陇西。想要控制陇西,就要控制河西。
想要控制河西,必须要抚定西域。
所以对陇西威胁最大的,还并不是关中大军,而是凉州方向的敌人。凉州都督萧卷率领三万步骑,杀奔陇西。
所以从局势上看,西燕还是占据着兵力优势的。
陇右三郡的实际指挥者是南安太守,护羌中郎将,西河郡王慕容阿保。
其父慕容显弈,早年亡故,是由伯父魏王慕容显宗养大,与叔父高阳王,相交甚好。
如今魏王在洛阳朝廷,又有叔父之仇,所以慕容阿保是绝不可能与西燕媾和。
大战开始之前,慕容阿保就数次联络蜀中方面。请求李源派兵援助。
李源自然是一口应下,但却在具体出兵的时间上,并没有给准确的时间。
西燕军号称出兵三十万,实际上战兵大概是十二万,辅兵三万余,以及征发了数量超十万的民夫用以军粮转运和劳役,修筑营垒等。主帅是大将军宇文成业。
另外有安定太守所部数千人,和凉州都督萧卷所部数万人。
东燕方面,陇右诸郡包括,陇西、南安、天水三郡,能动用的郡兵,合计一万三余千人。
另外参战还有羌胡藩骑万余人,其中有部分人是南安太守慕容阿保征召的,还有一部分则是李二郎征召的。
益州军方面,约有六万人。
其中有两万人是原本益州的镇戎军,武都、阴平的羌氐豪帅,出兵八千从骑,巴西郡板楯蛮出兵六千,李源从入蜀流民之中又新募兵约两万人,李三郎从南中蛮族之中招募了三千“飞军”。
此外还有益州大族率部曲随军出征,也有六千人。
同样,民夫和劳役也有数万人随行。
李源倒是没那么浮夸,对外也就宣称十万大军。
而双方在战役总体部署是,李源亲自率军从汉中出发,出祁山道,奔赴陇右。
另外派遣侄子李孝杰率军数千人扼守出散关,为疑兵。
西燕车骑大将军宇文涉,督中护军宇文萧、前将军慕容坚,安定太守慕容言庆,中都护拓跋余吉等各部,走陇山道。
留鹰扬郎将程世吉率两千军守陈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