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3章 分钱了,天下珍藏,烛,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了……”</p>
王丰看了眼铜龟,随即回头,一脸好奇之色:“云苏,你们奚家,就是奚姓一族,大概是什么时候,迁徙到这里的?”</p>
“呃,你问这个干嘛?”</p>
奚云苏有些奇怪,不过还是据实道:“老实说,我也不清楚……反正按族谱记载,我们奚姓很古老,数千年不变。不像别的姓氏,都是几经变化,才逐渐成型。”</p>
“而我们的村子,也像姓氏一样古老。”</p>
奚云苏慢声道:“我们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中原地区,这个村子更是奚氏一族的封地。”</p>
“传说大禹时代,老祖宗奚仲造车,有功于国,受封于薛。所以其中一支,就迁到了薛地,另外一支,则是留下来。我们就是留下来的这一支,香火绵延不绝。”</p>
“到现在,估计也有个,五六千年了吧。”</p>
奚云苏大笑:“当然,族谱上的记载,到底是真是假,我也说不清楚。听听就行,不能太较真。”</p>
“嗯嗯。”</p>
王丰点头,表示理解。</p>
毕竟族谱家史什么的,基本上是后人修的。</p>
修族谱家史的目的,说好听是为了族人的凝聚力。但实际上,也是为了自家面子。炫耀自己宗族,源远流长。</p>
这种情况下,肯定是拼命美化祖先呀。不管有没有的功绩,都往祖先脸上贴,硬生生把祖先,塑造成完美无缺的圣人。</p>
古之帝王将相经历,总有似曾相识的地方,就是这个道理啦。</p>
“其实,在省城、各城市、乡镇,奚姓分布挺多的。我们这些也不算是什么宗祠,只是其中的分支之一。”</p>
奚云苏又说道:“我们这一支,公认的源头,应该是在邻县,一个叫九岗岭的地方。”</p>
“……哦。”</p>
王丰若有所思,然后就笑道:“走吧,回去。吃饱之后,走了一大圈,果然舒服多了……”</p>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真有道理。</p>
对于王丰的感叹,奚云苏没什么反应,他带着王丰回家,眉目之中尽是心事,纠结中。</p>
转眼之间,就到了晚上。</p>
是夜,流云遮空,月光暗淡,只有寥寥几枚星星,好像萤火虫一般,散发微弱之光。</p>
没到子夜,整个小山村,已然笼罩在漆黑环境中。</p>
大多数人家,已经关灯睡觉。乡村生活,就是这样简单朴素,没有足够的娱乐活动,大家习惯早睡早起。</p>
夜色深沉,一片蛙声、虫鸣,此起彼落。</p>
“轰!”</p>
冷不防,惊天炸响,在宁静的小山村,涌动回荡。</p>
“啊……”</p>
猝不及防之下,一些没睡的人,差点吓出心脏病。更多的人,则是在剧烈的动静中惊醒。</p>
一时之间,家家户户亮起了灯,许多青壮披衣而起,手上抄着长棍、刀铲之类的工具,纷纷走出了家门。</p>
“大爷!”</p>
“叔!”</p>
“三伯!”</p>
“九哥!”</p>
一些人相互打招呼。</p>
亲族汇聚,大家的胆子,自然更大了。</p>
“刚才什么响?</p>
“打雷了吗?”</p>
“不像是雷声……反而有点儿像是……雷管。”</p>
“没错,就是雷管。雷管炸鱼,就是这样的动静……”</p>
在揣测中,大家也锁定了目标。</p>
剧烈的动静,似乎是从村庙传出来的……住在庙旁的几户人家,也纷纷证实了这件事情。</p>
当下,众人浩浩荡荡,涌向了村庙。</p>
进入庙中,又打开了灯光,大家举目打量,发现一切正常。</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