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3章 员外郎,逍遥小地主,木子蓝色,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家大院的廊前,玉米芽刚刚从泥土里探出个头来,三两片嫩绿的叶子,随风轻轻摇摆着。</p>
若不是李逍说这就是玉米,赵持满根本不敢相信。</p>
可李逍二十一岁就封为蓝田县男爵,一个农家子白身封爵,可知当今天子对玉米的重视程度,甚至他也就是因为这玉米,才让自己和一家人都被打为奴隶。</p>
赵持满从没见过玉米,对玉米却是既爱又恨。</p>
“这就是玉米?”</p>
“是的,这就是玉米,不过现在还只是刚出的嫩芽。”李逍一株株的仔细查看,并且在数数。</p>
把玉米种在院子里,这也算是让人意外之事了。</p>
其实就是李家大院里的人,也没人知道这就是玉米。</p>
老钱站在一边,瞪大着双眼,“阿郎,这就是玉米?”他还以为这是李逍心血来潮在廊前种的花花草草呢。谁能料到如此珍贵的玉米,居然就种在院子里呢。</p>
幸好这土垄围起了篱笆,要不然被鸡啊猫啊狗的伤到一株半株的,他可就担当不起了。</p>
“粮食不都种地里吗,怎么种院里呢?”</p>
“方便照看啊,再说这是我秧的苗,等长大点再移栽到地里去。”李逍终于数完了,一百颗苗,一颗不少,他撒了一百颗种子,居然全都发芽成活了。</p>
这可是相当难得的数字,要知道一般情况下,田里的精种的玉米,也顶多百分之九十的发芽率,一般成片大田粗种甚至只有八成的发芽率。</p>
或许这是因为这些种子是从空间里带出来的吧,那神秘空间里出的东西总有些灵气。</p>
“玉米还要育秧移栽?不是直接播种吗?”</p>
老钱是管家,虽说多年在长安的商铺里掌柜,但对于农事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p>
他只听说过水稻要移栽的,还没听说比如粟、麦也要移栽的。</p>
“正常是可以直接播种的,不过眼下咱们这种子珍贵,自然得小心点。先育秧再移栽,能提高成活率和产量。”</p>
这玉米虽是种在院子里,可这土李逍却是很精心的弄过的。普通的黄土,但是却掺了柴灶里的土木灰,又加入了发酵过后的牛粪、鸡屎,怕土壤结板,又还特意弄了些枯叶木屑掺入其中。</p>
最后这些土可不一般,灰黄颜色,而且土比较松。一长垄土,李逍就撒了一百颗玉米种子,还撒的比较稀。定时的浇水,其中还泼过一次加水稀释后的尿。</p>
正是因此,这玉米秧才能长的这么好。</p>
“育秧移栽的话,我们就能提高玉米种的成活率和利用率。”</p>
李逍挽着袖子,伸手去拔开垄土,查看玉米秧的根茎。直接播种玉米种,一亩地大约是需要三到四斤种子,玉米采用的是一行行的种植法,跟麦稻粟都不同,倒是与甘蔗其实差不多。</p>
种一行得隔一段距离。</p>
直接播种的话,虽然方便,但发芽后肯定还需要一次间苗,保证株距间隔不太密,有时还得补种没发芽的空地。间苗的话是大田种植的必然程序,但现在毕竟种子少,到时间苗就不免浪费。</p>
李逍在自家院里育了一百颗玉米苗,在空间里还育了一百颗。</p>
试种,关键还是试验,得出各种数据,为大面积做好数据支持。</p>
“再长几天,就可以移栽了。”</p>
“一亩地能种多少株啊,阿郎?”老钱盯着这些宝贝一样的玉米苗问。</p>
一亩二百四十步。</p>
古者百亩,止当今之四十亩,今之百亩,当古之二百五十亩。</p>
唐朝的一亩田,比之先秦之时那是大的多。不过比之后世的一亩地,却又要小点。大致来说,唐代一亩,仅相当于后世0`87亩左右。差不多九成左右,稍小一些。</p>
一般来说,玉米播种平均行距为0·57米,株距则为0·3米。后世一亩地667平方,精量播种的话,一亩地大约有三千五百株玉米。</p>
一分田就是三百五十株,而唐朝一亩也就后世九分地左右,则为三千一百五十株。</p>
唐朝一分地,能种三百一十五株苗。</p>
一百颗玉米苗,能种三厘多点地。</p>
这么点地,其实也就是一间房大小,长六米宽三米左右的一块地,可以种上十行玉米,每行隔三十厘米一株,一行能种十颗,刚好一百株玉米。</p>
这么三厘多地,其实李家大院后面的那片空地上,李逍已经划量好了一块。长两丈宽一丈。</p>
大唐一尺合后世30·7厘米,这样一块差不多刚好种一百株玉米,也就三厘地多点。</p>
“一亩地玉米能产多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