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蝉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64章 中西医“圆桌会议”,伪装成隐士高人,清蝉子,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桃源深处,中西医“圆桌会议”开讲了!</p>
“不管是中医、西医或者说现代医学,这都不是科学,只能说是学科。其实讨论中医和西医的对立,实际上中医对立的是现代医学,而现代医学的疗效和理论体系是没有人怀疑的,这让中医处于非常弱势的一方,其实中医也应分为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这才最公平。”</p>
刘子出教授的发言振聋发聩,一开始就简明扼要地点题,易老并没有端起国医圣手的架子,也做出洗耳恭听的认真姿势,并没有剑拔弩张的反驳感,现场一团和气。</p>
“没错,我说过,传统中医的人体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不需要把中医提升到玄学高度,其实传统中医确实是经验集,阴阳五行是人为赋予的分类。最早这些理论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人血气水粕理论一样,都算是对未知或初知事物的一种探索和实践。”</p>
易老喝了一口药膳,回味无穷,野生中药的药效明显比种植的要强上不少,继续阐述中医发展。</p>
“刘子出教授说的很好,西医就是现代医学,它也曾经是传统医术,也曾长时间抱残守缺,但后来它以科学的方式发展过渡成了现代医学。我相信传统中医也一样可以,现代中医雏形已经完善,最终也定会走上科学的道路大步前行。”</p>
苏合和艾伦听得云里雾里,不过他们做个吃瓜群众就行了。张字征开始临时客串主持人,婉转向两人提问中西医区别和联系。</p>
现在话题的“接力棒”又回到了刘子出教授手中,他对易老的话先鼓鼓掌表示十分赞同,然后“各抒己见”。</p>
“很简单,举个例子,柳树皮因为有退热功效易老的中医就可以入药,但传统中医理论里并没有直接点出柳树皮起疗效的成分到底是为何,所以易老说传统中医是医生积累的经验集这是十分准确的。其实,现代研究表明,柳树皮是因为含有‘水杨酸’才起了疗效,摒弃掉副作用后,西医后来又发明了“乙酰水杨酸”,也就是现在阿司匹林的成份。所以我说传统中医不算是纯科学,易老也点头同意的。”</p>
刘子出教授举出柳树皮例子来阐述区别,言简意赅,培风听中西医两大家辩论之言是心潮澎湃,果然这两位在中西医领域都有很大建树。</p>
培风虽然跟着老道士学中医,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原先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知道本草的表面现象,不知本草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p>
现在他感觉自己听得更明白了,受益匪浅!</p>
“其实现代中医已经深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传统医学专著不会把所有动植物药理都解释清楚,因为受先前时代的最大限制。不过不排除若干年后中医问题被科学所解释,到那个时候中医也可以称为科学。原理一旦被搞清楚了,治疗手段肯定更现代化更有效。现代中医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到那时,应该就不存在中医和西医的天差地别了。”</p>
刘子出教授的结论很清晰,肯定了中医的突出贡献,并点出了中西医发展结合的美好前景,易老率先带头鼓掌。</p>
“不错,常言道实践出真理,中医文化连绵发展了几千年,为什么至今仍有这么大的市场,如果本草没有疗效是伪科学的话,早已被老百姓无情地抛弃了,因为中医在自身领域有西医难以企及的独特优势,所以才能流传下来并经久不衰。”</p>
易老捧着小碗喝着药膳,彻底敞开了心怀,没用网上那一套中西医“有你没我,你死我活”的争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两大家都希望听到言论的观众能用自己的是非辨别力来正确看待“中医”与“西医”的发展和道路。</p>
“咱们华夏文化讲究因地制宜和因人而异,中医和西医环境、生存土壤都不一样,所以真的需要与时俱进的中西医兼用思维,我和刘子出教授也正行走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这条路很长很宽,需要许多人为之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也是我们俩答应导演来这个节目的最终目的。”</p>
易老最后总结点题,众人顿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p>
两人说的都太好了,不撕逼也能学到知识。</p>
当然,像艾伦就跟听天书一样,苏合虽然关于枯燥理论也有些听不懂,但“不明觉厉”。</p>
——</p>
下午稻田插秧还有半亩地留着后来的嘉宾,易老和刘子出教授开始带着几人在山林中采摘野果,鲜红的覆盆子、酸甜的野樱桃、红中带紫的野桑葚……山野间各种野果总能勾起人们胃里的馋虫。</p>
培风也是第一次知道,山里的野果这么好吃,有些野果酸甜可口,小道士吃的嘴巴都红了,苏合甚至拿来当零食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