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章 飞行巴士,帝国争霸,闪烁,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其实,廉明阳驾驶的“直-8L”只比空军那些“攻-9B”晚了大约15分钟起飞。</p>
跟驾驶武装直升机一样,廉明阳仍然是冲在最前线,亲自执行风险最大的突击任务。</p>
在他的这架“直-8L”通用运输直升机上,除了他与姜尚贵,还有2名机枪手,并且搭载了1个小队的12名突击队员。</p>
其实,“直-8L”最多能搭载16名全副武装的步兵,在由中间隔板分开的前后两个载员舱里,面对面安装的四排座位上各坐4名步兵。只是在每1排都空出一个座位,用来放置弹药等物资,所以只搭载12名士兵。</p>
在特战型,即“直-8T”上,因为取消了最后一排座位,安装了一个容积600升的内部油箱,同样只能搭载12名士兵。</p>
这个搭载数量其实很有讲究。</p>
在低空突击部队里,一个步兵班的最低编制是6人,因此12名士兵,在理论上可以组成2个步兵班。</p>
不过,步兵班并不是空中突击部队常用的编制。</p>
在执行高难度的作战任务时,一般采用的是4人战斗小组的编制,而且通常是3个战斗小组一起行动。</p>
显然,12名官兵正好组成3个战斗小组,也恰好是一个完整的战斗单元。</p>
廉明阳搭载的这12名官兵,就是一个完整的战斗单元。</p>
在这3个4人战斗小组当中,指挥官所在小组为指挥官,狙击手,机枪手与负责协助机枪手的步枪手。因为指挥官是步枪手,而且机枪手使用的轻机枪,所以该战斗小组拥有从远到近,完整的压制火力。在副指挥官的战斗小组中,为副指挥官,机枪手与两名携带轻型反坦克导弹的步枪手。该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坦克,而副指挥官在充当狙击手的同时还要为使用班用机枪的机枪手携带备用弹药。第三个小组是小组长,机枪手,一名协助机枪手的步枪手与一名携带火箭筒的步枪手,不过该小组其实是以机枪为主,拥有整个小队里面唯一的通用机枪。</p>
只有3个小组一起战斗,才有完整的火力与战斗力。</p>
要说的话,这样的战斗单位,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持续作战能力不够强。</p>
道理也很简单,12名官兵要带上覆盖远近的各种压制武器,那么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带上充足的弹药。</p>
虽然在小队里,可以通过分配弹药与给养,让12名官兵的负重达到平衡,但是承担了太多任务,官兵同样是不堪重负。</p>
即便是执行为其3日的短期作战任务,单兵负重都达到了惊人35千克。</p>
如果把作战时间延长到7日,而且不额外携带弹药,只是增加必要的给养,单兵负重都接近45千克。</p>
按照帝国陆军做的统计,负重超过45千克后,士兵的作战效率就将直线下降。</p>
只要能够办到,得努力把战斗负重控制在35千克以内。</p>
这也是陆军用让“直-8L”只运载12名官兵的主要原因。</p>
少装4名步兵,能多带大约600千克武器弹药。</p>
关键还有,直升机能把作战部队直接送上阵地,不存在往阵地搬运武器弹药的问题。</p>
要说的话,用直升机空运部队与物资,在前线进行垂直机降作战,就是帝国陆军在波伊战争中开创的新式战术。</p>
这次,其实也一样。</p>
廉明阳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反击部队送到战线北面,位于伏尔加河的东岸,紧邻干线公路的一座高地。</p>
在第一批突击部队控制阵地之后,再把工程兵与工程设备送上去。</p>
总而言之,也就是赶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协助空中突击部队占领与巩固阵地,并完成战斗部署。</p>
等到战斗打响,要继续往前线运送增援部队与作战物资。</p>
作战行动由后方策划与指挥,廉明阳他们只需严格按照计划行动,准确说是在遇到变故前严格按计划行动。</p>
其中就包括出发时间与到达时间。</p>
要说,第一次突击运输也就只比规定的晚了大概2分钟到达。</p>
耽搁的2分钟,也是应前线指挥部的命令,在途中放慢速度,即突击前的火力打击还在进行。</p>
为了避免误伤,运输直升机得在火力打击结束之后才能进场。</p>
就在廉明阳他们飞来的途中,空军的攻击机集中打击了附近的西骆沙军队,东骆沙陆军还动用远程火箭炮,对这处高地进行了长达一刻钟的覆盖式炮击,总共打出上千发大口径火箭弹。</p>
要说的话,炮火打击的效果更加明显。</p>
其实,在整个东方集团,也只有东骆沙陆军格外的重视炮兵。</p>
前面已经提到,东骆沙拥有集团中最好的远程火炮。</p>
在火箭炮方面,其实也一样,甚至更突出。</p>
东方集团的所有远程火箭炮,至少是大口径远程火箭炮,都是在东骆沙“龙卷风”的基础上搞出来的。</p>
很多国家就是直接购买的“龙卷风”,或者按许可生产。</p>
为了简化后勤保障,东方集团已经确定300毫米为远程火箭弹的标准口径,所有成员国都得采用。</p>
简单的说,不管各国的远程火箭炮是什么样子,火箭弹必须通用。</p>
帝国陆军的“PH-300”型远程火箭炮,就是在东骆沙“龙卷风”的基础上,按照帝国陆军的需求研制。大概为了保住帝国颜面,“PH-300”不但采用履带式底盘,还使用2组6管集装箱发射器。</p>
当然,这也可以看成是改进设计。</p>
采用集装箱式发射器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再装填作业,把再装填时间由15分钟缩短到5分钟。</p>
有趣的是,在做这个设计的时候,帝国陆军并没想过提高再装填速度,而是希望能发射短程弹道导弹,让导弹与火箭弹共用平台,在不添加发射平台的情况下获得超过300千米的火力打击范围。</p>
可惜的是,帝国陆军的短程弹道导弹项目没有能够瓜熟蒂落。</p>
不是说帝国陆军不需要远程压制火力,而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之后,300毫米火箭弹已经拥有足够远的射程。</p>
最新一代300毫米火箭弹的射程高达270千米!</p>
那么,射程300千米的弹道导弹,还有什么价值呢?</p>
至于命中精度,可以通过为火箭弹安装简单的制导设备加以解决,比如采用高精度的激光陀螺仪,就能把火箭弹的精度提高十倍,再加上卫星制导系统,还能把终点散布范围缩小到50米以内。</p>
这本身就是大口径火箭弹的优势,即导引头占用的空间,对大口径火箭弹的基础性能造成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p>
其实,随着电子设备小型化,制导系统是越来越小,使用范围也更加广泛。</p>
不过,帝国陆军没有采购多少“PH-300”。</p>
除了有空军提供强大的空中支援之外,还是价格的问题,即“PH-300”太贵了,而配套的火箭弹更贵。</p>
所幸的是,东骆沙陆军有足够多的“龙卷风”。</p>
在大战爆发前,东骆沙陆军有3个独立炮兵旅,8个军属炮兵营与16个师属炮兵营装备了“龙卷风”火箭炮,总共超过600门。</p>
一次向一座面积不到100亩的高地投射了1000多枚300毫米火箭弹。</p>
这个火力密度,简直可以用“恐怖”形容。</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