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要稳进之中求速胜
秃然好像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4章 要稳进之中求速胜,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秃然好像你,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然,这也是正常的,没有一上来就开启极限状态。</p>
若是大战顺利推进,自然不需要再疲惫民力。</p>
问题的关键在于时间,若是战事迁延日久,到时候官府便不得不极限压榨民力以供应大军。</p>
所以,尽可能要稳进之中求速胜,避免出现‘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的情况。</p>
“出兵五万跨过秦岭作战,便需要十万辅兵和民夫来确保后勤,这就是十五万人在日夜消耗。”</p>
“是以孙子云,‘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十去其六’。”</p>
这一点刘禅觉得孙子说的很精辟,但有点保守。</p>
此次朝廷北伐,百姓的财富是否损耗七成他不确定,但是官府的钱粮的损耗远超六成,甚至接近八成。</p>
所以兵法可做理论指导,但不一定会完全贴合实际情况。</p>
兵法这类实用知识刘禅一直是非常认真学习的,诸葛亮教授的也很用心。</p>
所以那些兵法的理论知识,刘禅基本倒背如流。</p>
真要是纸上谈兵的辩论起来,军中少有能说得过他的。</p>
对于军中的许多后起或二代将领,刘禅也严格要求他们要学习基础的兵法知识。</p>
当然,并不是学什么高级的战阵、计谋,而是学习如何规范的行军、侦查,如何扎硬寨、防火防偷袭等等。</p>
给将领发放印刷的兵书,主要是全套的《孙子兵法》和《司马法》,这让那群将领大为感激。</p>
虽然刘禅已经熟练掌握了印刷技术,但是人们的传统观念下,书是比黄金还珍贵的东西。</p>
承载知识的书籍是能够当成传家宝一代代传下去的。</p>
所以他们都将此当成了太子对他们的厚重奖赏。</p>
不过有的将领他不识字,所以刘禅也经常逮到机会就跟他们讲课。</p>
当然,所讲内容基本上也是当初诸葛亮讲给自己的,偶尔加上一些自己悟出来的道理。</p>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p>
拙速不是指笨拙的求取速胜,而是稳重的尽快取胜。</p>
这里刘禅一直强调的稳重便是要严格执行战略部署,速胜便是不得出现任何拖延。</p>
只要按照既定的战略完成相应的目标,就能达成稳定的速胜。</p>
不要因为自己有个取巧的点子而去拖延战事。</p>
身为一名将领,一定要知道用兵的危害,才能了解用兵可能产生的益处。</p>
听到刘禅滔滔不绝的讲述,一众将士都受益匪浅。</p>
尤其是那个王平,虽然他文学修养很低,识字不过百个,但他还是很积极求学的,尤其是兵法方面的。</p>
除了常在刘禅身边听课,回去后也常常让军中识字的士兵将兵书内容念给他听。</p>
且其人颇有悟性,久之竟能口述批语,且有相当程度的见地。</p>
他的成长之迅速,刘禅是看在眼里的。</p>
之后若是他能顺利经过战阵检验,将来便可放出去独当一面。</p>
在正式踏足凉州土地之前,刘禅最后一次向诸将强调他们的战略:</p>
“此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消灭陇右抵抗的野战势力;第二,完成断陇,阻止魏军援军上陇;第三,全面消灭据城抵抗各势力,以全据陇西。”</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