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新朝雅政
秃然好像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3章 新朝雅政,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秃然好像你,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于是纷纷对朝廷感恩戴德,虽然是刘禅的主动想法。</p>
但毕竟在这个关键时候推出来这个政策,在他们看来多少有些让步的意味,当真是新朝雅政,善之善者也。</p>
但是对于刚来到长安的文武百官以及原本就在境内的士族群体来说,认识就完全不一样了。</p>
六月上旬,老刘的天子銮驾入驻长安,前呼后拥兵马万人,宫娥、宦者、随侍文武千人。</p>
此外还有数万百姓跟随,他们还没为长安放眼望去皆是破败的景象而垂泪多久,就得知了要再兴科举。</p>
吃惊者有之,兴奋者有之,找老刘或者老刘身边人打探消息也有。</p>
皆想探知此事是否会损害自己,以及自己能否在此事中获利。</p>
老刘当然不知道什么内幕,刘禅给他汇报的信件写的很简略。</p>
老刘只知道个科举这么个事,具体流程啥的一点都不知道。</p>
甚至刘禅还暗示,这么兴文教的事情不如名头也让给自己,老刘可以退了。</p>
当太上皇没什么不好,昭武可以了,至少比昭烈强。</p>
当下这个大环境,朝廷的经济条件你也清楚,泰山封禅什么的您老就别想。</p>
真不是刘禅自己想要‘文’,咱小刘不是那么爱慕虚荣的人。</p>
老刘这一生过来,最后就算再给他办十场科举,也不能昧着良心给他弄成昭文不是嘛。</p>
然后老刘派人给张飞送去一只草鞋,并告诉他:“抽到烂!”</p>
幸好现在张飞不在潼关,而刘禅将改革和科举事宜推入正轨之后还会东进。</p>
这顿打大概率是要暂时记下了。</p>
老刘倒是不矫情,自个住军营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p>
皇帝如此,那些随行之人则就更不敢抱怨。</p>
这种上行下效倒是让接待工作好做了很多。</p>
其实诸葛亮早先已经收拾出来个没被烧毁的宫殿。</p>
只不过推测那个宫殿之所以没被烧毁,是因为它丫的是冷宫。</p>
因为与其他宫殿建筑群隔开一段距离,大火没烧到它。</p>
让皇帝住冷宫这件事,诸葛亮当然做不出来。</p>
老刘也是体谅他的难处,主动下旨说自己起于军旅,跟将士们住一块他高兴,最后真的在将士们的山呼下住进了军营。</p>
而诸葛亮也是赶紧跟他进行工作汇报,不管老刘听不听,反正诸葛亮要汇报。</p>
土改之事老刘也曾有过想法,但是自认是绝对无法做到这般框架完善。</p>
还有就是摊丁入亩,老刘沉默片刻后只说了一个字:“善。”</p>
关于科举,尤其是其背后伴随而来的制度化,老刘倒是问了一句:“朝廷的钱粮够不够?”</p>
原来,按照刘禅的要求,国有太学、郡有郡学。</p>
朝廷勋贵子弟可以免考试即时入学,而平民子弟需经考试合格入学。</p>
并且一些比较富裕、人口较大的县也要兴办县学。</p>
刘禅让内阁诸葛乔他们拟定的第一批名单里面就有六十八个县。</p>
这些开销可不小,即便能收取一定的学费,还是需要朝廷财政拨款兜底。</p>
“禀陛下,这不是问题。”</p>
教育这方面,诸葛亮是认同刘禅的观点的。</p>
朝廷治理天下,一方面要打破知识垄断,给底层人晋升渠道,保持社会活性。</p>
另一方面则是需要足够的官吏基础,尤其是大量基层吏员。</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