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天启大爆炸
迈克尔杰克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8章 天启大爆炸,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迈克尔杰克驴,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其母王氏逝世。</p>
念及皇孙朱由校年少,万历帝让皇太子朱常洛的李选侍抚育朱由校。</p>
当时有两位姓李的选侍,为了区分,时称东李、西李,照顾朱由校的就是西李。</p>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神宗驾崩。</p>
八月,皇太子朱常洛即位,便是明光宗。</p>
当时西李得宠,光宗朱常洛想要封她为皇贵妃。</p>
西李不满足,唆使光宗立自己为皇后。礼部侍郎孙如游说两宫太后以及众位妃嫔的谥号都没议定,且待大行皇帝的葬礼都举办完毕之后,再行立后不迟。</p>
朱常洛患病后,郑贵妃指使崔文升以掌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进“通利药”,即大黄。</p>
大黄相当于泻药,所以,接下来的一昼夜,朱常洛连泻三四十次,身体极度虚弱,处于衰竭状态。</p>
八月二十八日,光宗朱常洛召英国公张维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十三人进宫,让皇长子朱由校出来见他们,颇有托孤之意,并下令将司礼监秉笔太监崔文升逐出皇宫。</p>
八月二十九日,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仙丹要呈献给朱常洛,结果九月初一日五更,光宗朱常洛驾崩,享年三十九岁。</p>
光宗死后,李选侍与由校居乾清宫。</p>
刘一燝与内监王安骗过李选侍,扶朱由校出宫,至文华殿,与张惟贤等叩头呼万岁,拥朱由校居慈庆宫。</p>
尚书周嘉谟等官疏请李选侍迁出乾清宫,移居哕鸾宫,以防止选侍干政。</p>
首辅方从哲犹豫徘徊,御史左光斗上疏直斥李选侍,并说“武后之祸将见于今”。</p>
李选侍大怒,宣召左光斗,左光斗拒不赴召。</p>
给事中杨涟力促方从哲定议移宫,并严词抗疏说:“选侍阳托保护之名,阴图专擅之实,宫必不可不移。”</p>
刘一燝、周嘉谟等共助其事,李选侍被迫移宫。</p>
九月六日,皇子由校还居乾清宫,登上了皇位,改当年八月之后的年号为泰昌,次年为天启。</p>
朱由校即位后,逮捕了辽东总兵官李如柏。</p>
十月,葬明神宗万历皇帝、孝端显皇后于定陵,命辽东巡抚兵部侍郎袁应泰代替熊廷弼经略辽东。</p>
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左副都御史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各大臣也有跟多议论魏忠贤罪行的,朱由校都不听从。</p>
十月,朝廷削去吏部侍郎陈于廷、副都御史杨涟、佥都御史左光斗的官职。</p>
魏忠贤作威作福,外廷成了他的一言堂,个个叫他“九千岁”,各地为他立生祠。</p>
客氏则在后宫作难,养了好些个颇有姿色的宫女,进献给皇帝,反而是有了身孕的妃子,都被她设计谋害,甚至连皇后都被她堕胎。</p>
史书说她要效法吕不韦,做那个奇货可居的夺权之事。</p>
在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时期,他们不仅残酷地排除异己,还加深了对地主阶级的盘剥,使得民不聊生,政治极度黑暗。</p>
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东林六君子先后枉死。</p>
天启五年(1625年)三月,汪文言被审判定罪之后入狱,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等大臣被捕入狱,尚书赵南星等被夺官罢职。</p>
不久,杨涟等人相继死于狱中。</p>
五月,给事中杨所修上书请求将“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编修成书,朱由校同意此事。</p>
不久,阉党追论万历时期辛亥年、丁巳年、癸亥年的三次京察,导致尚书李三才、顾宪成等被罢官。</p>
八月,朝廷下令捣毁各地的东林党讲学书院。</p>
兵败辽东的熊廷弼与东林六君子私交不错,这就导致了魏忠贤要对付他。</p>
最终,熊廷弼与王化贞同一命运,都被处死,传首九边。</p>
十月,兵部尚书高第担任蓟辽总督,孙承宗不久告老还乡。</p>
之后高第怯战,命关外各城守军拆除防御设施,撤入关内。</p>
于是,锦州、右屯和大、小凌河等地城堡均被放弃,唯袁崇焕申明利害,誓守宁远。</p>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进攻宁远,明朝总兵官满桂、宁前道参政袁崇焕固守宁远。</p>
袁崇焕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p>
不久用红衣大炮击败了努尔哈赤,史称“宁远大捷”。</p>
二月,袁崇焕被任为佥都御史,专理辽东军务,镇守宁远,三月晋升他为辽东巡抚。</p>
五月,在北京王恭厂一带发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灾变,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p>
一声巨响,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人畜,树木,砖石等被卷入空中,又随风落下,数万房屋尽为齑粉,死伤两万余人,让人心惊胆颤,触目惊心。</p>
灾后,男女尽皆果体,衣物首饰器皿全都飘到西山上去了。</p>
紫禁城外正在修缮围墙的三千工匠尽皆跌下脚手架,摔成肉酱,正在用早膳的天启皇帝躲在龙书案下才幸免于难。</p>
奇怪的是爆炸中心却"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用火药库爆炸或地震引起灾变,都难以解答。</p>
一时间,众说纷纭,天怒人怨,朱由校不得不下罪己诏,大赦天下。</p>
天启六年(1626年)夏天,京师爆发大水,江北、山东出现了旱灾和蝗灾。</p>
当年秋天,江北又发大水,河南出现蝗灾。</p>
大江南北,民不聊生;朝廷内外,危机四伏。</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