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袈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张老太爷,谍海偷天,粉色袈裟,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武昌首义,一战功成后,徐宝山见有投机之利,在张仁奎的力挺下宣布反正,进伐“辫帅”张勋据守的南京。
此一战是张仁奎名动江湖之战,他率青帮弟子冲杀在前,一把镰刀活劈了张勋麾下的第一悍将,有“瘟神”之称的韩虎。
中华民国成立后,徐宝山因反正有功,部队被扩编成“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张仁奎因骁勇战功,被提拔为第七十七混成旅旅长,依旧隶属徐宝山部。
徐宝山此人虽是枭雄,但无信仰,袁世凯拿下民国大总统宝座,徐宝山向北而跪,投靠袁世凯,成了弹压南方革命党的鹰犬。
然而就在徐宝山耀武扬威之时,上海滩的陈其美巧设一计,利用他酷爱古玩的“弱点”,用一只藏有炸弹的古瓶将徐老虎送去了阎王殿。
徐宝山被炸死后,实为第二军最强人物的张仁奎没有趁虚而入,他仗义而为,力挺徐宝山的弟弟徐宝珍接任了大位。
张仁奎浑厚的江湖底蕴,正是从这阶段开始展现出来的。深处乱世风云中,他不像徐宝山那样显山露水,而是始终盘于风云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甚有江湖大龙的神采。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徐宝珍因无雄才只得将手中的军权交给张仁奎。张仁奎手握重兵后,并不盲动,而是始终如江湖大龙般盘踞在扬州,面上效忠北洋军阀,暗地里不得罪南方革命党。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直、皖两系陷入争斗,张仁奎以地利迎时势,颇得镇守在南京的直系大佬冯国璋的赏识,在冯国璋的提携下,不久他即被提拔成江苏第七十六混成旅旅长兼通海镇守使,驻防南通,管辖范围包括南通、真如、泰州、崇明、启东以及江浙沿海各地,并晋授“陆军上将”衔。
由此步入人生巅峰后,张仁奎的江湖大格局随之铺展开来。
一方面,他慷慨仗义,虽然集一方军政大权于一身,却从不忌讳自己的帮会身份,此一做派让东南一带上至军政要员、工商名流,下至地痞流氓,无不寻求门路,想
拜在他门下。
等到江湖声势四海皆知之时,张仁奎随之又换一套做派,他隐身风云之中,略去“镇守使”的名号,只以青帮“镜湖老太爷”的名号颁令行事。
张仁奎六十大寿,前往祝贺的军界、政界、商界、帮会等知名人物达八百多人,委员长也派人专程送上了一副亲笔撰写的寿联:“军界宿星,帮会元魁”,
此后,张仁奎急流勇退,是低调退还老委员长的门生帖子,跟着便退出军界,隐身而去,栖身上海滩“范园”做他的沪上江湖老太爷去了。
此后的张仁奎,江湖境界堪称炉火纯青,杜月笙日后那标志性的“闲话一句”其实并非他首创,镜湖老太爷才是江湖点水,威力无穷的发轫之人。
那一时期,镜湖老太爷的“闲话一句”不知化解了多少上海滩的江湖风波,又不知有多少人因为镜湖老太爷江湖一点水的无形威力而心悦诚服地拜在他的门下。
镜湖老太爷收尽锋芒,含蓄之势如大江大湖,引得各方豪强名流都想拜在他门下,加入他的“仁社”。
听到这里,丁远森听得是瞠目结舌。
自己,这次真的是闯祸了啊?
“我的丁中队。”赵胜叫苦不迭:“多少人想见老太爷一面而不可得,你倒好,人家要见你,你直接拒绝了?老太爷要是问起罪来,别说是你,就连周区长也保不住你啊。”
他越想越不对:“您听我一句,赶紧多备礼品,到老太爷那里去赔罪,至于老太爷见不见你,怎么处置你,那就不是咱们能够控制的了。”
说完,一咬牙:“我陪你一起去,大不了被老太爷扔到黄浦江里去。”
“我不去!”
丁远森的执拗脾气一下子上来了:“反正得罪也都得罪了,再想弥补恐怕也晚了。”
“我的活祖宗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