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又被坑了!
一个豆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 又被坑了!,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一个豆包,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散关的守军,共有三千人。”</p>
“将军姓郑名启,寒门出身,是元安帝一手提拔起来的!”</p>
姜砚池到底在皇帝身边多年,对于朝政大事、重要官员等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p>
“寒门?”</p>
沈婳抓住了一个重点,“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薛易、吴庸也都是寒门子弟。”</p>
而他们所领的官职,也都是比较重要的位置。</p>
南衙十六卫,说穿了,都是皇帝的近身护卫。</p>
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皇帝的私兵。</p>
十六卫的主官,也都是皇帝最信任、最倚重的人。</p>
比如此次“西巡”,元安帝身边带着的,也是三大卫。</p>
连京郊大营的人马,元安帝都没有那么的信任,只是把他们留在了京城。</p>
而三大卫的几个军事主官,沈婳就知道两位,而这两位,却那都是寒门出身。</p>
“元安帝早就有意识的削弱世家?”</p>
沈婳瞬间想到了这种可能。</p>
抬举寒门,就是为了打压世家,制衡朝堂啊。</p>
大盛朝沿袭前朝制度,继续推行科举选士的制度。</p>
但,世家沿袭千年,早已根深蒂固、枝繁叶茂。</p>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世家并没有“死”。</p>
只是稍稍失去了特权,皇帝利用科举制,强行从世家阶层手中抢走了“官员人事权”。</p>
世家确实不如过去辉煌,可也没有就此衰败。</p>
科举选士,首先就是要进行科举考试。</p>
而近千年来,社会的绝大多数资源,都被世家垄断。</p>
世家子弟,从小就开始读书习字,他们有着祖上传下来的书籍、手札,还有一代代人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p>
而寒门子弟呢,或许不缺钱,但他们没有书、没有学习技巧……起点不一样、环境不一样,却进行同样的考试。</p>
这就像后世偏远地区的山村少年,连少年宫、冰激凌都没有听说过,却要跟那些从小接受双语教育、上着各种补习班的孩子在一个考场竞争一样。</p>
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势。</p>
所以,科举制,选出来的人才,大多也都是世家子弟。</p>
虽然有极少数的庶族寒门,但世家依然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存在。</p>
他们始终都站在权利的中心。</p>
等到元安帝主政,他的三个宰相,两个都是世家子。</p>
唯一一个寒门子弟,嘴上说着世家都是尸位素餐的蛀虫,可骨子里还是倾慕世家。</p>
给儿女们说亲,也是想方设法的高攀世家子、世家女。</p>
其实,不说朝臣们了,就是元安帝,又何尝不是这样?</p>
沈家的祖先,给自己炮制了一个“吴兴沈氏”的身份。</p>
元安帝自己呢,也是求娶了太原王氏的女儿。</p>
他的后宫,除了姚贵妃,还有好几个世家出身的妃嫔!</p>
元安帝非常矛盾,骨子里倾慕世家,可为了君权统治,又必须削弱世家。</p>
文官集团,难度比较大。</p>
论读书,寒门子弟,是真的比不过世家子。</p>
“……所以,他只能抬举武官!”</p>
沈婳缓缓点头,“吴庸!薛易!”</p>
“散关的郑启,哦,对了,还有阿史那雄!”</p>
沈婳可没忘了,这次叛乱的罪魁祸首。</p>
说起来,阿史那雄应该才是元安帝一手培养起来的名将。</p>
奈何他过于信任,硬是养虎为患,最终被反噬。</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