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二木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9章 第二只金杯,篡改历史是门好生意,云间二木头,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失物的照片吗?”林祐不动声色地问。</p>
“有。”作为交接工作的负责人,麦考夫准备充分,“每件藏品入库前都会拍照留档,这是金杯入库的照片,还有出土时的资料。”</p>
照片上,是一只雕饰华丽、镶嵌着各色宝石的高脚金杯。杯子外壁雕刻了一圈古希腊人最喜爱的橄榄叶图案;靠近杯口位置是一圈细碎的紫色宝石,中间是三块大小一致的紫色水晶,每个等距相隔一寸;最下方靠近杯脚的位置是一圈黑曜石。</p>
整体看去可谓“金光闪闪”、“珠光宝气”;充斥着古希腊黄金时代崇尚奢华壮丽的风格。但林祐越看越是眉头紧蹙。</p>
这金杯的外部形状太规整平滑了,根本不像公元前的产物,更像是近现代工业机器打磨出来的东西。</p>
众所周知,黄金的质地相对较软,古人检测黄金真伪的最简单办法就是用牙去咬。如果是公元前制造出来的金杯,且不说千百年埋藏所遭到的重压,哪怕只是放在手里用的时间长了,杯体都会产生肉眼可见的变形。</p>
记录中的某些用词也体现了检测人员面对金杯时极度疑惑的心态:“没有任何加工遗留痕迹”,“切削、打磨等传统手法所应有的痕迹完全找不到”,“未检测到任何因温度不均导致的应力变化”,“确定是黄金材质,但仿佛不经冶炼直接成型”。</p>
因此,考古团队推测这个庄园的主人生前是一位古希腊炼金术师,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前一世纪的某个时间。而且从发掘的蜡板、碑刻以及金属饰品上的篆刻文字判断,庄园主人的名字有可能叫“海尔本”或“海尔波”。</p>
看到这里,林祐气急反笑。</p>
一部分考古发现被转移到英国伦敦,但剩下不好运输的部分,以及当地的建筑遗址却大部分毁于后来的战火……</p>
与金杯同一位置还出土了大量金属和陶制器皿,经过检测,这些器皿的作用很接近近现代化学实验工具;此外,器皿中还检测到许多残留的碳化植物组织。</p>
难怪魔法界至今都不知道海尔波最后的下落,原来是他躲去了偏远海岛,还跟麻瓜们混在一起。</p>
更妙的是,这个考古发现是由麻瓜完成的;麻瓜考古学家们越是表现得疑惑不解,就越能让巫师们兴奋。</p>
看着就像是刚从某个金属加工厂的流水线下来一般。</p>
这份记录造出来就是给巫师们看的;只能说,制造这份考古记录的人不但很懂造假,更懂得把握人心。</p>
“你确定这是失物的真实照片?”</p>
这是魔法界的历史,你们麻瓜不懂才正常。</p>
可照片里的金杯杯口平整圆滑,俯拍角度去看是一个极度规整的正圆形。与此同时,杯体外壁也不见丝毫使用和挤压的痕迹。</p>
资料最前面是金杯入库时的检测数据;看来考古学家和博物馆方面也对金杯真伪抱有同样的疑虑,所以在收藏入库时做了极为详尽的检测——包括用材质地、加工痕迹等等。</p>
“我不能确定,但博物馆方面交给我的资料就是这一份;这里还有金杯的具体资料,包括考古项目和出土时的记录。”麦考夫始终谨言慎行,几乎不可能从他嘴里听到任何会造成错误引导的用词。</p>
“这不该是公元前的制造水平!”</p>
抱着这样的心态,许多巫师天然就放下了心理戒备,自然而然减少了对相关考古结果的怀疑。</p>
看着这些文字,林祐能想象到当年那些检测人员几乎崩溃的心态。可为什么这样一件堪称“奇迹”的东西竟然默默无闻,被锁在博物馆库房里不见天日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