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呀爬呀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 古来流放之地,我有个乖崽崽叫扶苏,爬呀爬呀虫,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唐朝名相李德裕讲完,众人纷纷将目光又落到了宋朝君臣身上,毕竟剩下的四个,都是大宋的呢~</p>
猪猪老神在在开口,“二凤贤弟家的小崽子干这事还算是有理由,不知道你老赵家流放的这四人又是什么情况?”</p>
赵匡胤…</p>
突然感觉跟他们走不是个好选择呢</p>
郑荨见宋太祖张了张嘴后直接选择了摆烂,无奈只能自己上了,“猪猪陛下,这里算是大宋的”御用”流放之地了,两宋三百余年流放海南的官员超过了八十人,苏轼,李纲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咳咳,这也与宋太祖的“盛世不斩士大夫”的话有关哈,不过也不知道大宋后世帝王知不知道什么叫盛世?</p>
这种政策有好有坏吧,例如苏轼嘴虽然讨人嫌了一点,但如果后世为此少了个大文豪大诗人的话,我们会觉得很可惜的,但如果是面对秦侩之流,我倒希望大宋皇帝学前人五马分尸,或者学后世洪武皇帝剥皮萱草才好!哎,为帝者,还是得有识人之能啊,这把能臣流放海南,奸臣留在身边的,怎么就这么大宋呢?</p>
说到古来流放之地,后世对此也有不少研究,例如秦朝和汉武帝之前的皇帝喜欢把人流放到川蜀地区,典型就是吕不韦,而汉武帝平定南越后,以至于到唐朝时期,岭南地区都是历代君主理想的流放地,当然得排除中间那几百年乱世哈,毕竟打生打死的,谁还有心情流放犯人啊?</p>
元朝不知道你们爱不爱听,他们除开流放海南的政策外,还喜欢搞南人北放啥的</p>
到了明朝时期,流放地又变成了今云南,贵州等地,典型的就是洪武老祖宗的五儿子,周王朱橚,不过这人估计天生属于云南,干藩王没见他有多大成就,自从被老朱一脚踢去云南,以及后面大侄子削藩,全家老小再次喜提云南之旅后,倒是名垂青史了,特别是其于永乐四年撰《救荒本草》,记载野生植物414种,对各种植物的产地、名称、形状特征、性味及食用方法,详尽介绍,被后人誉为中国15世纪初期具有科学性的植物学著作</p>
最后清朝苦寒无比的宁古塔就不必多介绍了吧?但除这里之外,清朝皇帝还喜欢把人流放到今新疆伊犁等地,也是出了不少名人呢,我们后面到了新疆再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