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0章 自创扎子,天命女道,小戈,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清河看过去,这块地上方就是悬着的唐赛儿的棺椁的地。</p>
这块地看似与其他地方没有区别。</p>
“你们细看地面,是否有沟壑?”</p>
林清河与苏建的等人俯身观看,果真感觉到杂乱的地面似有一条宽阔的沟壑,这沟壑流势纵横,与地面其他乱七八糟的干裂细纹不一样。</p>
“这沟壑说明曾经有河流流经。”</p>
“还有这块地的土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要肥沃?”</p>
姚玉忠笑着从包侧取下一柄半圆铲头的物件,又从背包另一侧拽出一米长铁柄,他将这两物一头一尾放在一起,手下功夫一番动辄竟拼凑到一起成完整的半圆铲子。</p>
但见他又将铲子在空中一掷,双手并接,手下一个旋轴拉伸,一米长的铁柄瞬间变长20米左右。</p>
他就着先前瞄准的地一股扎进去,铲子轻松插进土里。</p>
“五米见清明,七米见唐宋,要说东西汉,十米方可抵。”</p>
铲子一寸一寸被姚玉忠送进土里,待到十米左右他再一发力铲子一动不动,像是摸到底了,他就将铲子放在地里也不即刻拔出来。</p>
苏建观察细微,从包上取出自己带来的工具,与姚玉忠比对。</p>
苏建笑说:“姚师傅,你的洛阳铲与我们的好像不大一样?”</p>
林清河和黄老三以及陈温和是外行人自然看不出两把铲子有何区别。</p>
黄老三疑问:“你们的不是一模一样吗?”</p>
姚玉忠一听不乐意了:“我这可不是洛阳铲,是我改良的工具叫扎子。”</p>
“洛阳铲还需从土里带出泥土才能辨认是什么年代的古墓。”</p>
“我这只需过个片刻拔出扎子,便能通过扎子的颜色变幻得知里面是何朝何代墓。”</p>
说话间姚玉忠已经将自己的扎子拔出,扎子有洛阳铲的特点,拔出的瞬间带出泥土,同时进土前林清河注意到扎子尖是锃亮的,如今却发黑变浊。</p>
“观土质需要时间,闻味又可能受到外界影响,我这扎子又加了层功夫便是观色。”</p>
唐宋陵墓多糯米泥,明清墓多用石灰,秦汉时期由于人们迷信水银、朱砂、玉器的防腐作用,因此扎子扎进土里自然会受到影响变黑。</p>
“就是这地方,我们抓紧挖坑。”</p>
姚玉忠发现测算没有失误,心中大喜,手上动作加速。</p>
几人见姚玉忠已经发话,也就顺势工作起来,挖坑是个难活,尤其汉墓在地下十米。</p>
姚玉忠对于倒斗十分在行,他能找到巧劲轻松又快速的挖土。</p>
林清河、秦朗、苏建三人就辛苦许多,三人挖挖停停,时而扶腰喘息,时而累的口干舌燥。</p>
黄老三也来帮忙,将堆在土坑边口的土用爪子推到远一点的地方,这样挖坑的人就不用甩太大的力气。</p>
挖了有大半天,洞里也分不清黑白昼夜,苏建只感觉头重脚轻,他还一直憋着口气坚持。</p>
他们挖坑还需考虑出去,因此挖的还是阶梯状。</p>
姚玉忠额头渗出黄豆粒大的汗珠,他一铲土翻到地面,低头看着面前埋头苦挖却不见短舍的苏建三人忍俊不禁。</p>
光靠这三人这么挖下去,起码也得一天一夜。</p>
姚玉忠不敢想,手下动作加快,突然感觉铲尖触碰到坚硬异物。</p>
他立马将铲子压进泥土更多,使出大劲将一块如小山坡似的土壤顶起又重重甩出去。</p>
地下露出一抹岩石色圆拱。</p>
姚玉忠喊了声:“挖到了。”</p>
大家果真看到一抹圆,都来了兴致,瞬间感觉不到疲惫。</p>
又过两三个小时的功夫,一座两米高的墓穴入口呈现在众人跟前。</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