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观测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分封制和井田制,中国历史故事,文明观测员,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井田制,是古代奴隶社会的一项土地管理制度,萌芽于夏商时期,西周时期得到了发展与广泛实施。这制度将耕地划分为若干方田,每块田长、宽各一百步,称为"一田",总面积约百亩,由一名农夫负责耕种。田与田之间,道路和沟渠纵横交错,形成类似汉字"井"的形状。</p>
在井田制度下,领主强制庶民集体耕种土地,每一"井"包含九块方田,其中八块为私田,分配给八户农夫,产出归农户所有;中间一块则为公田,由这八户共同耕作,全部收成归属领主。</p>
然而,西周时期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名义上属于周王,农夫仅拥有耕种使用权。周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臣下,他们成为土地的实际领主,并定期向周王缴纳贡赋。这些领主对所受封的土地仅有享用权,不可买卖或转让,同时,耕作土地的庶民亦被视为领主的附庸,无法自由转业,一生都与土地紧密捆绑。</p>
西周的各级土地领主将大片肥沃、位置优越的良田划为公田,由田官管理。田官会在冬季安排劳动力,按劳动者体质及年龄进行两两配对,即"耦耕"。春季到来,庶民便在黎明时分被驱赶到领主的公田劳作,田官会在入口处清点人数,监督劳动过程,日落才允许他们收工。秋收之时,公田的丰厚产出皆归领主所有。冬闲时节,庶民还需为领主从事杂役。</p>
领主会将城市周边较好的土地分给同族的平民,这些人居住在城内,被称为"国人"。国人虽无需交纳租税,却必须承担军赋和兵役,平日提供一定量的军资,战时则须披甲执戈,自行筹备作战物资。国人可接受教育,学习礼仪和军事技能,战时充当士兵,但他们社会地位并不稳固,一旦战事不利,很可能沦为奴隶。战争过后,即使返回家园,也可能面临农田荒芜,生活陷入困境。</p>
至于远离城市的贫瘠土地,则分配给居住在野外、被称为"野人"或"氓"的庶民。他们遭受歧视,没有任何权益保障,只负责为领主耕种土地和从事杂役,只有在完成领主田地的劳作后,才能耕种自己的一小块土地。</p>
西周中期,私田耕作者开始占据部分土地,贵族间的土地交易现象渐现,标志着土地个人私有制的萌芽。至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田所有者的土地所有权,井田制开始瓦解。随着铁器的普及和牛耕技术的推广,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新式剥削关系逐渐形成。至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明确提出"废井田"、"允许土地买卖"等措施,确立了个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至此,井田制完全崩溃。</p>
井田制是周朝的核心经济体制,以此为基础,周朝构建起了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架构——分封制。在周朝建国初期,统治者开始大规模分封诸侯,主要对象包括同姓王族、异姓功臣以及古帝后裔。如周成王之弟叔虞被封于晋国,姜子牙被封于齐国,商王后裔微子启则被封于宋国。</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