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瞒天过海
祝笑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3章 瞒天过海,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祝笑岚,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刘川忽悠甘宁的同时,王允等人也没有闲着。</p>
王允找到了一个关键人物,在长安的朝廷太尉、车骑将军——赵谦。</p>
这个人,也算得上是名门世家,因为他的祖父父亲,都是朝廷的重要官员。</p>
而他在讨伐黄巾时期,担任过汝南太守,但在战场上吃了败仗,后来在董卓动议迁都之时担任光禄勋,曾经极力劝阻董卓迁都。</p>
按说这种反对董卓的,应该被董卓记恨才对,但这个人确是个例外。</p>
他虽然在迁都上反对董卓,却在朝廷中得到董卓的信任,也被隐隐打上了董派的标记。</p>
因为废立和迁都的事情,赵谦接替被贬职的黄琬,担任了太尉。而董卓随后不久,又命赵谦代理车骑将军,跟随汉献帝西入长安,封洛亭侯。</p>
也就是说,赵谦,是长安朝廷,军事力量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p>
除了御前的羽林郎以外,不管是统带三千凉州军的樊稠,还是领两千余北军的护羌校尉杨瓒,甚至是长安周边的驻军,名义上都应该听赵谦的调遣。</p>
而朝中还有一位长水校尉常洽,虽然年迈不太管军事,但此人是赵谦的岳父。</p>
历史上,这翁婿二人,在长安力量薄弱的军政领域,也算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p>
而且凑巧的是,在历史上,赵谦正是因为讨伐白波军有功而进封侯,而在董卓死后,李傕杀死王允,便让赵谦接任司徒,不久便去世。</p>
他的丈人常洽,也是几乎在同时,因为护卫献帝东迁,而被李傕杀害。</p>
最后,也是赵谦的妻子,常洽的女儿常纪常,拜托常家门生平安迎回父亲遗骸,被后世人认为是精诚所感,留下了一段佳话。</p>
不过,令刘川得意的是,这下赵谦应该不会去讨伐白波军了,这都是自己人。</p>
赵谦确实王允差不多,都是和董卓虚与委蛇的朝廷官员,其他人不知道,但王允是心知肚明的。</p>
所以王允找上赵谦,没有费多大功夫,便把他和他岳父都拉拢了过来。</p>
于是,第二天,在朝堂上,由司隶校尉黄琬开始了他的表演。</p>
黄琬上奏主要的议题是长安周边地方不靖,盗贼蜂起,有一些大家氏族的庄园也遭到了偷抢。</p>
有些胆大包天的贼寇甚至还动起了军粮的主意,率众偷抢军队屯粮,偷不走就烧掉,对朝廷和军队伤害很大。</p>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这个时空随时随地都是在发生的,而这些事情平时根本没人管,只是把他们罗列出来,再加上黄琬捶胸顿足地一煽情,顿时就显得这事情很重要,迫在眉睫,必须要解决了。</p>
而此时黄琬话锋一转,直言自己手里没兵,话锋暗搓搓地指向护羌校尉杨瓒和太尉领车骑将军赵谦。</p>
杨瓒自然不能让人在演技上超过自己,于是禀奏自己手里并无空余之兵马,又说了一通自己的士兵每天都在守卫城池云云。</p>
然后这两个家伙,居然脸红耳赤地吵了起来。</p>
不但吵,这两个人都是当过武官的,说着说着,就抡起了拳头。</p>
“汝要试试我拳头硬否?”</p>
“吾拳头也未尝不硬!”</p>
于是整个朝堂便要炸开了,两个人剑拔弩张,拖都拖不住。</p>
而既然是吵架,自然就要有和事佬,这个时候王允便站了出来主持公道,拉拢太尉赵谦商量这派兵剿匪的事情。</p>
于是朝堂上一帮人好歹劝住了要打架的两个人,大伙儿一通商量,得出一个结论。</p>
兵!的确不够,但贼!也是必须要防。</p>
赵谦提出,凡是在长安驻防的士兵,一千人编一个队,每一个队都要轮班负责一次长安周边的巡逻缉匪,每次五天。</p>
这个决定看起来十分公平,不管你是什么背景的军队,既然在长安,安排你抽一千人去巡个逻,哪怕是董卓在这儿也找不出毛病来。</p>
而太尉赵谦、司隶校尉黄琬、护羌校尉杨瓒、长水校尉常洽等人也达成了一致,愿意抽调士兵去巡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