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默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第 167 章,综穿之麒麟儿,灵默笙,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晟想要儿子,自然最好就是和他一样是嫡子,倒不是他有多在意嫡庶,而是外面的大臣,天下人在意。
他要不是嫡子,做太子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底气。
所以接下来的时间赵晟基本上都在皇后宫中休息。
符皇后自然也是希望能够早日生下嫡子,皇上这般她只有积极配合的份。一时间倒是帝后和谐。苗才人性子温婉,和苗太妃一样是个不争不抢的。符皇后看到曹太后和苗太妃的相处模式,又确定苗才人的人品过硬。于是也和曹太后一样善待苗才人。
她们苗家出过好几任皇后对于后宫中的事情也是有所了解。就算是皇后也需要一些‘自己人’。就算不是为了争宠也为了能够在这深宫中有一个说说话的朋友。
虽然符皇后这些年都是按照一国之母的规范培养的,赵祯甚至在定下了太子妃的位置之后,专门从后宫中挑了皇家的嬷嬷去教导她。
但是符皇后也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
来到这天底下最富贵也最不自由的地方,忐忑之心自然是不少的。有了一个能说说话的苗才人在,也是轻松了很多。
至于那位乔郡君,已经算是身处冷宫了。
赵晟这边没有觉得一妻一妾少,只要皇后或者苗才人能顺利生下皇子,那以后他的后宫少几个人完全没有问题。毕竟养女人也是费钱的。
后宫的事情有符氏在,赵晟也不再操心。
如今的朝堂,文臣这一方有王安石,章惇,富弼,文彦博看着,赵晟的大半心力都放在了军制改革上。
宋朝有将精锐充作禁军的传统,这些‘精锐’都驻守在都城的四周,这一方面是赵宋夺得天下就是因为陈桥兵变,所以精锐不敢放出去。二来也是怕死,总觉得有这些‘精锐’在,外部的那些将领就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心思了。
赵晟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他是没有那种心虚感的,这天下原本就是有能力者得之。
赵晟对这
些精锐的处置就是放出去打仗。
用赵晟的话来说就是他手上的亲军都上战场打战了,你们这些‘精锐’怎么能免去。轮流这去,还有各地的剿匪也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否则他就裁撤掉那一路的驻军。反正军制改革中也有缩减各路厢军的一条。
如今的宋朝有十八路,不多不少,没有后来的二十几路,所以赵晟只打算裁撤掉一两路。
还有就是军校的建设,赵晟也是很关心的。大宋朝其实不缺能打仗的将军,但是中下层的军官的素质就让人堪忧了。
所以这军校要培养的是军队的中下层基石。这一点很重要,赵晟很重视。上到学校的选址,再到老师的寻找,课程的确定,赵晟都是亲自参与其中的。
武将们也是没有想到官家会这么在意这个军校,亲自到一些老将军家中请他们出山不说,还自己掏钱将原本的军校设计图扩大。
官家重视武功的心思一目了然。
“王相公,官家这般重视武将,难道……”
台阁知政堂,基本上如今的台阁已经是改革派的天下,区别就是在于王安石,章惇比较激进,而富弼,文彦博比较温和。而现在赵晟比较偏向温和派。
文彦博语气中很是有些担心,不管怎么样他都是文臣。文臣武将两个集团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在国朝从来都是文臣压倒武将的。
但是官家登基之后的连番动作让文臣集团很是心焦。他们几个也算是天下文人之首,自然不希望文臣的地位下降。
“官家想要做的事情咱们都阻止不了。”王安石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他虽然是文臣,但却没有对武将有着文臣那样的鄙夷和打压,在他的心里,只要国朝能够国强民富。文臣武将谁强谁弱都无所谓。
而且官家说过,只有他手里有足够强的兵权,才能让变法推行下去。
王安石知道历朝历代的变法之人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他是不怕的,但是官家爱
惜他,希望他再给他一些时间。变法的事情慢慢来,等到官家有了足够的底牌再加快速度。
王安石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自然是同意了。官家说的先找一个地方作为试点推行新法,将推行过程中的问题都罗列出来,然后慢慢的解决,再以点带面。
王安石觉得可以。
于是到现在为止变法的动作都是温和的。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强兵法,裁军法都在慢慢的实行。但是他和官家都知道这里面最难的变法是‘均田法’。而均田法的根本就是丈量土地。
如今国朝的土地兼并有多严重在底层做过官的王安石心知肚明。隐田的数量恐怕能吓死人。只是这样的行动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他知道,官家也知道。
官家的意思很明显,文的不行就用武力。王安石甚至怀疑官家心里早就已经有数,所以一登基就组建了四只亲军。
文彦博苦笑,他知道王安石这话说的是一点都没有错。这位官家和先帝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有着天差地别。杀伐果断的根本就不像是赵家的君王。
祖宗规矩说是不能杀士大夫,他确实是没杀,但是却让韩家五代之内都不准科举考试。这一次处置贪官污吏更是直接手起刀落。他们都没有反应过来,皇城司就直接把人给杀了。
按照道理讲官家是不可以这么做的,这样的政令怎么也要在中书省过一遍。可是一个‘藏匿御赐之物,不敬君王,形同谋反’的罪名下达,他们也就没有办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