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屠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3章 运城市(38),中国旅游攻略大全,作者屠猪,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名称**:樊村戏台,亦称戏楼、樊村明代舞台</p>
* **地理位置**: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樊村镇樊村东街西口</p>
* **创建时间**: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p>
* **重修时间**:明成化四年(1468年)及清康熙、乾隆年间均有修葺</p>
* **占地面积**:约18平方米(具体数值可能因修缮而有所变化)</p>
* **建筑面积**:160余平方米</p>
* **景点级别**:山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 **开放时间**:全年全天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可能因季节或特殊活动而有所调整)</p>
### 二、建筑特色</p>
* **结构布局**:樊村戏台坐南朝北,筑于高1.5米的砖砌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采用单檐歇山顶建制。其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后乳栿,通檐用三柱,前檐设檐柱四根,两檐柱向两侧移动,使明间较为宽敞。檐柱上承阑额、普柏仿,前檐置三踩单昂平身科斗栱五攒。两山及后檐筑砖墙,左侧开壸门一道,台内后金柱将戏台分为前后两台,前台为表演区,后台为化妆区。前台两侧设有八字形墙,整体布局紧凑而合理。</p>
* **建筑风格**:作为典型的明清建筑,樊村戏台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其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美观、雕刻精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
### 三、历史沿革</p>
* **创建与重修**:樊村戏台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原为关帝庙附属建筑。明成化四年(1468年)进行了重修,并在清康熙、乾隆年间多次进行修葺。这些修缮工作不仅保持了戏台的基本结构和风貌,还使其在历史长河中得以保存至今。</p>
* **保护现状**:1985年,樊村戏台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河津市文物局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戏台进行了全面修缮,将戏台整体抬高1.5米,以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p>
### 四、文化价值</p>
* **建筑研究**:樊村戏台是研究明清时代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建筑结构、布局和装饰都反映了当时建筑艺术的风格和特点。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形制和建造艺术具有重要价值。</p>
* **民俗研究**:作为关帝庙的附属建筑,樊村戏台在明清时期曾是当地民众进行戏曲表演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它也是研究当地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p>
### 五、旅游信息</p>
* **最佳游玩季节**:春季和秋季是游览樊村戏台的最佳时节。此时天气宜人、景色优美,非常适合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p>
* **交通指南**:游客可以乘坐运城中心汽车站至河津市汽车站的客车,然后在河津市汽车站乘坐至樊村的公交车即可到达樊村戏台。</p>
综上所述,河津市樊村戏台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建筑风格的古迹。它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古代建筑魅力和了解当地民俗文化的场所,也是研究明清时代建筑和民俗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