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何故变节
樊溪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 何故变节,嫡女被家人苛待后,全员跪求原谅,樊溪可,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反之,那位声称自己是方之玄的人,与方仁舒、宁云溪并无半分形似。”</p>
“书信之计,究竟是我母亲刻意指点迷津,还是皇叔暗中阻挠?”</p>
“父皇福慧圣明,其中蹊跷,不想而知。”</p>
“当年方族灭门,是罪有应得。然而,于宁云溪而言,却是不解之仇、不共戴天。”</p>
“她骤然性情大改,完全听不进儿臣之言,正是因为得知身世。”</p>
“所以,任凭儿臣唇焦舌干,亦是徒劳无功。”</p>
顾孟祯听到了重点,立即疑心。</p>
“鱼目混珠之计,你果真参与其中?”</p>
“当时,你真的在偏殿?”</p>
“还是说,这些都是从穆蓉那里听说的?”</p>
“朕已有口谕,此事不许外传,她怎敢违抗?”</p>
宁奉哲很快寻了借口。</p>
“儿臣未曾参与,母亲亦没有多言。”</p>
“之所以知晓,皆因儿臣关心父皇安危,所以偷听了母亲的自言自语。”</p>
顾孟祯暂且信之,转回话题。</p>
“如你所言,事有蹊跷。”</p>
“但你皇叔的疤痕,朕已经确认无疑,他怎么可能是方之玄?”</p>
“难道方之玄,于相同之处,也有一道伤疤?”</p>
“这未免太过凑巧了吧?”</p>
方之玄亦是起身,郑重叩拜,行了大礼。</p>
“臣弟以为,奉哲之言,自相矛盾,请皇兄细想。”</p>
“宸王府大火之后,皇兄便有旨意,命奉哲劝说宁云溪。”</p>
“依奉哲所说,当时,宁云溪已知身世,因而变节,并且完全听不进他的劝告。”</p>
“可是,在那之后,她为宁夫人求情,因此与帝瑾王有了嫌隙,险些伤了自己的性命,该作何解释?”</p>
“她不是早已变节了吗?”</p>
“宁云溪以家人为重,人所共知。由此可见,即便转投帝瑾王,她心中重视,还是宁家人。既如此,又怎会听不进奉哲的劝告?”</p>
“另外,方仁舒之女,更是无稽之谈。”</p>
“方族灭门,宁夫人参与其中,献计献策、身先士众,她若真是方仁舒之女,怎愿舍命相救?”</p>
顾孟祯静听细想,沉色点头。</p>
“言之有理。”</p>
“方仁舒的样貌,朕实在记不清了。”</p>
“不过宁云溪与你,确实有几分相像。”</p>
方之玄眸色从容,没有一丝波澜。</p>
“天下相像者,不计其数,却非相似之人,皆有亲缘关系。”</p>
“皇兄见谅,情势所迫,臣弟有一事,不得不谏!”</p>
“臣弟合理怀疑,宁云溪变节,另有隐情。”</p>
“表面看来,她是因为离心宸王、与之分道扬镳,所以转投帝瑾王;实际原因,大有可能是奉哲变节,并告知于她,不许继续辅佐皇兄!”</p>
“其中根据,臣弟细细分析,请皇兄一听。”</p>
“鱼目混珠之计,宁夫人看似襄助帝瑾王,安排线人蛰伏皇兄身边,其实是利用帝瑾王之计,顺势谋夺庄府之财。”</p>
“宁夫人实际心向,依旧是宸王。”</p>
“她收到了一些子虚乌有的消息,以为一半国库,暗存庄府之中,便企图吞并。”</p>
“图谋国库,无疑是在与皇兄作对。”</p>
“众所周知,奉哲母子的关系一向亲睦,加之懿贵妃,收了宸王为养子。”</p>
“另有,臣弟离京寻医问药,亦是奉哲建议的,岂非调虎离山?不难想到,图谋国库,他必定参与其中。”</p>
“臣弟大胆猜测,宸王与宁云溪举案齐眉,并未离心。假意和离,只是取信帝瑾王的手段。”</p>
“他们兄妹,一人一边。宁云溪伺机行刺帝瑾王,奉哲则负责对付皇兄。”</p>
“璃王因为旧事离京,尚不能归。一旦朝局落定,长子璃王不在,顺水推舟,自然而然由次子宸王继位。”</p>
“臣弟寻来的郎中,正好与杏林堂有关,皇兄不觉蹊跷吗?”</p>
“借帝瑾王之名,谋害皇兄,顺势令帝瑾王背上负义的骂名,尽失民心。最后,谁能坐收渔翁之利?”</p>
“奉哲平时藏巧守拙,实际智谋无双,皇兄是知道的。”</p>
“以他的谋算,是否足以撼动朝局,臣弟愚钝不知,皇兄自有定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