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豆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何为藏山,娇妻带我赢,元豆花,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丰收,你倒是说说,我错在哪里?”</p>
赵丰收清了清嗓子,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水中藏山一说,问世不过十年,初见于一篇叫《藏山寺探幽》,完全就是杜撰。”</p>
连晓波不服气的问:“你说是就是啊,怎么确定人家没经过考证?”</p>
赵丰收微微一笑:“因为我就是文章的作者,上高中二年级时写的,发表在县报上,你可以去图书馆查。”</p>
一语既出,众人莫不叹服,这小子成精了,好像九龙川到处是他的存在。</p>
“为了弄清楚藏山寺的来源,五年前,我专门查找资料,并且进行了实地考证。藏山寺之所以名为藏山,其实很简单,因为建造寺庙的和尚,名字就叫藏山。”</p>
“这座庙修建于北齐年间,最初只是座小庙,唐朝后期灭佛,曾经被烧毁过,后来在原址上重建,反而规模比原先大了许多。”</p>
“我们眼前看到的藏山寺,大都为唐宋建筑,但也有明清的补建。”</p>
“至于藏山和尚为何叫藏山,是因为他证佛后,认为自己不适合出世,因此取了藏山的名字,来警惕自己,他其实就是后来的禅宗三祖僧璨大师。”</p>
“你说的这话,有何依据?”</p>
“《楞伽师资记》中有记载,僧璨罔知姓位,不测所生,初为藏山,归宝僧璨。县志第1226页,记载的非常清楚,大概,有这么长的大半张。”</p>
这下连晓波都服气了,舔唇想不出反驳的话来,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连累骆晓峰了,葛诚素微微一笑,随即抛出个问题替她解围。</p>
“晓波,我考你个问题,何为禅?何为道?何为入圣?”</p>
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贯穿了儒释道三家。</p>
连晓波张口即来:“禅就是定,就是止,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道是纯净,是至真,是回归婴儿状态,不落于世俗。至于圣人嘛,自然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
她熟读经史子集,自然见识不凡,葛诚素频频点头,将目光投向骆晓峰。</p>
骆晓峰道:“禅就是做事的心情,所谓静能定,虑能慧是也。道就是做事的最高准则。至于入圣,按照这些规则来,就可以入圣。“</p>
虽是讨巧,但也逻辑感很强。</p>
“他说的对吗?赵大才子?”连晓波的目光中,带着一丝狡黠,将矛头指向了赵丰收,看看他是否能翻出什么新花样来。</p>
赵丰收一愣:“我不知道。”</p>
连晓波不答应了:“你不说出个所以然来,那我的承诺可不算数了。”</p>
她说的“承诺”,自然是不追问他和骆晓峰的矛盾,纯粹属于将军了,赵丰收不得不应战。</p>
“我的想法,和连秘书正好相反。”</p>
他有意避开骆晓峰,话锋直指连晓波,你不是想让我说吗,我就来反驳下你。</p>
“在我看来,禅道圣本就一体,是藏污纳垢。”</p>
此言一出,众人都齐刷刷的看向他,想要看他有何惊世骇俗的高论。</p>
赵丰收也不怯场:“禅宗关注的第一要义,是万物的源头是什么?源头就是一,佛家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佛与地狱存于一心。”</p>
“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和合存于一,纯净与污垢存于一。”</p>
“儒家讲放得仁义道德心,才可入圣。说明圣人是包容,是大而化之,包容什么?又要化什么?当然是污垢。和光同尘,与时舒卷。”</p>
“讲得好!”连晓波带头鼓起掌来。</p>
就是葛诚素,也不由多看了赵丰收几眼,此子果然不是俗物啊,她记住了。</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