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侣 铁券约鲜卑,即鹿,赵子曰,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先经过朝廷的批准。如果不报朝廷,或者没得批准,未获度牒,那就是不被国家承认的野僧,赋税、劳役,一概不免,倘若弃家而逃,罪其父母、妻子;如有寺庙胆敢收留,以连坐同罪。
度牒的下发、备案,统一由僧官负责,而每年度牒下发之数目,则由牧府决定。
换言之,从今以后,每年国内有多少百姓可以出家,就要由朝廷说了算了。
尽管已经做了让步,对已出家的僧人,可以悉数给予度牒,然而还是有人对此相当反对。
想那和尚,自称世外之人,自以为与凡俗非是同类,矜持身份,见到贵人,以至天子,尚且大多不拜,何况信徒出家的权力,亦即他们扩充本教势力的自由,怎能容忍被朝廷收揽?王都的和尚们闻讯,不少出来抗议;朝中信佛的臣下,受了和尚们的撺掇,亦有上书谏止的。
但都没有用。
左氏为此专门召见了一次莘迩,把臣下、和尚们的意见告诉与他,问度牒之制是否还要实行?
莘迩回答说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僧人出家,口称方外,然彼等衣食日用,何物不是取自尘世?既然取自尘世,便是尘世之民,焉有尘世之民,不服朝廷管制的?彼虽僧侣,亦大王之臣也!臣民有民籍,臣僧亦自应有僧籍!‘方外’云云,抗拒度牒者,臣以为,实怀不臣之心!
““再有如此进言的,臣敢请中宫惩之!
“而如竟有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不用人间衣物,超然脱世者,可不需度牒。”
左氏对佛家是很信的,虽是听了莘迩此话,仍是忐忑,说道“可是,王都高僧,颇有反对此制的。将军,要是因此引起了佛祖的怒火,降罪下来,可该如何是好?”
莘迩心道“她在担忧令狐乐。”答道,“王太后,臣之倡此制,正是为了国家、为了大王着想!”
“喔?”
“佛教渐渐兴盛,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而短短数十年,我定西国中,民间出家的僧尼已达数千、万数,我定西国小,民口本就不多,如再不对此进行
管制,继续放任百姓随意出家,假以时日,臣敢请问王太后,大王治下尚有民乎?
“且佛教僧侣,不服劳役,不纳赋税,坐受信众供养,食国家民膏,已是虚耗,而此辈意尚不足,还常常组织‘邑会’,更再三从信男信女那里榨取资财,建寺造院,开山凿窟,大兴佛事;兼满一己私欲,年月所费巨矣!今当乱世,民已度日艰难,佛云普渡众生,彼等却不怜民艰!臣敢请问王太后,民间如竭,则假以时日,朝廷国库之中,尚有钱乎?
“无民、无钱,臣再敢请问王太后,国家尚可自立,大王尚可自雄么?”
左氏尽管敬佛,但最爱的自是令狐乐,听了莘迩的话,她极是以为然,当即定下心思,决定按莘迩的建议去做,说道“将军,你说得对!”妙目流连,看着莘迩忠心的面孔、英朗的姿态,柔声说道,“将军,大王年幼,我见识浅薄,国家的大事都要依靠你了!”
“王太后明察聪睿,大王虽然年幼,已有明主之相;臣鞠躬尽瘁,甘为王太后死而后已!”
左氏心中感动,不知为何,还有些喜悦,语声愈加温柔,说道“你上次送进宫的蜜香,我很喜欢。没有别的回赠,这些葱韭菜蔬是刚长成的,你拿回家去,给小小尝个鲜吧。”
猪野泽以后,左氏就没再见过刘乐,多问了莘迩几句,叫刘乐改日入宫来见。
莘迩应诺,心道“小小名义上只是我的侍婢,中宫不以她身份低贱,犹念旧日之情,召她入宫,可见中宫的生性善良。”善良的人总会激起别人的正义感,他想道,“就算朝中的局势再为叵测,敌人再多,无论如何,我也一定要尽出力,保住中宫和令狐乐的周!”
早在秦初,就有了“温室栽培”的技术,始皇帝时,曾於冬季,在骊山温泉种瓜;后来,秦朝的皇帝又在都城的皇家菜园的温室中,冬植蔬菜,以供皇室日用。定西国亦有类似的温室,具体是在一间密不透风的屋子里,昼夜不停地燃火,以使室内发生温气,使蔬菜能够种植、生长。
内宦把预先备好的葱韭等菜茹,捧给莘
迩。
莘迩拜辞左氏,携菜归家。
他家中也搞了个温室,这些蔬菜并不稀罕,但是左氏所赐,吃起来自是滋味不同。
且不必多说。
只说在些许的波折之后,僧官与度牒之设,正式得到了朝中的批准。
一边择地兴建僧官的官寺、筹备僧官吏员的人选、完善度牒的制度,一边於下一次的朝会上,莘迩把黄荣有关“收揽鲜卑义从胡士心”的献策提了出来。
这道献策事关“收揽鲜卑义从”,莘迩没由别人代手,亲自上阵,呈递上书。
内容是请求朝廷颁铁券与鲜卑义从,与之定约两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