眀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三五章 人嫌狗憎,大魏春,眀志,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如今是八月,白日里依旧酷热,但天色渐晚,临近黄昏之时,就明显的感觉到比起仲夏之时,气候已凉了许多。
殿中撤了尚扇的宫女,众佳丽也不再穿若隐若现的纱裙,大都添了宫衣。
早就薰过柏香,还添了点硫黄,故而并无蚊蝇烦挠,殿中甚是清静。
但高英却紧皱着眉头,看起了心情很是沉重,还带着些失望。
她翻了翻案上的邸报,沉声问道:“如此说来,夏州明郡的火油已被李承志采竭一空?”
“确实如此!”
元晖拱手应道,“暗卫(元魏朝廷秘探,又称绣衣使,类明朝锦衣卫)扮做途径北镇的商贾,在湖边藏了足足一月。只集得杂油数瓮。八百里加急带回京后,便交由任城王殿下。”
元澄叹了一口气,接着回道:“元领军交予臣后,臣便按太后交待,逐步熬炼,最终只得清油三升(十升一斗,&sp;一升约一斤),&sp;可制天雷三枚!”
元嘉迫不及待道:“有无试过,威效如何?”
“与六月予华林园中试演时一般无二,钢珠如雨般激射而出,待尘烟落尽,&sp;分许厚的铁甲已是千疮百孔,&sp;形如蜂巢。”
已过了两日,但一想起血精肉糊,&sp;活生生的一个人眨眼间便支离破碎,&sp;元澄就不寒而栗,“因仓猝行事,&sp;过于疏忽,&sp;试制天雷之中误炸过一次,臣的四名亲卫当场毙命,无一全尸……”
“是哪里出了差错?”元嘉又问道。
元澄摇了摇头:“许是将油温的太热,许是晃的太急,&sp;也许是见了明火……等我闻讯赶至,&sp;好好的一座石屋已被炸的四分五裂,&sp;其内一片狼籍,&sp;更无一个活口,&sp;故而已无法得知。”
其实元澄心知肚明:每一道步骤,&sp;都是一丝不苟的按照李承志给的秘方执行的。所以这一次误炸并非偶然,&sp;而是必然。
更何况,&sp;李承志早已在秘方中说的清清楚楚:稍有不慎,&sp;便是十死无生,一把灰烬。
这次还算好的,&sp;至少没烧起来。
元嘉不由的松了一口气:“如此说来,李承志这秘方倒是没掺假。也更未瞒混:此油得之不易,&sp;便是他,也才制雷两千余……”
“便是未掺假,&sp;又有何用?”
高英重重的案上拍了一掌,面寒如霜:“一月才只得油三升,&sp;制雷才只三枚,&sp;一年也才是三十余。而李承志只是予清安一役,便用了足有上千枚。
如此一来,岂不是要等三十年,才能将此物用于战事,&sp;而且只多一次,便能消耗殆尽?”
元澄等人默然垂首。
不怪太后恼怒。
为了此物,&sp;高英就如自断一臂,&sp;不惜与李承志生隙。而元嘉更是耗尽了最后一丝心血,拼着落个身后骂名,才逼的李承志交出秘方。
但到手之后才知,竟是如鸡肋一般的无用之物?
还不如当时装做一概不知,至少不用逼的李承志心如死灰,与朝廷离心离德,如今更是像闲云野鹤般置身事外。
可知此时的太后何等懊悔。
但事已至此,&sp;便是肠子悔青又有何用?
高英咬着牙,&sp;定了定心神:“此物既然现世已近千年。孤不信这天下之大,就独有金明郡才有?是以应遣使尽快寻访……
如此国之利器,&sp;关乎我朝百年荣辱,乃至千秋大业,是以望郡公万莫懈怠……”
元晖深深往下一拜:“臣遵旨!”
高英稍一沉吟,&sp;又看着元澄与元嘉:“朝中搏学广闻之士众多,饱读诗书之辈更是数不胜数。故而应予各司降诏,着重询问……”
李承志说是从书上看来的,你就真当他是从书上看来的?
不然他会制冰、会冶铁、会锻甲、会造雷,但为何别人就不会?
心中腹诽,元澄还是恭恭敬敬的应道:“若论山川物志、地理堪舆,举朝无出郦道元其右者。如今他任御史中丞,就在京中,不如臣稍生就将他召来,详劝过问?”
“可!”
高英点了点头,依旧直戳戳的盯着元澄。
这等老狐狸,都快要修炼成精了,&sp;哪能不知太后此为何意?
这分明就是让她想办法,再从李承志嘴里套套话。
但问题是,&sp;那也是个小狐狸,&sp;而且头不是一般的硬。如今对朝廷更是一肚子怨气,即便将刀架在他脖子上,怕是也问不出半句实话。
思忖少许,&sp;元澄又叹了一口气:“解铃还需系铃人,自是该寻李国公问问才是。但如今不论是臣,还是广阳王等,皆与他几近水火势,若冒然相询,反倒会画蛇添足。故而臣呈请太后,可否择一契友故戚,登门拜访?”
泾州李氏就只两支,哪还有什么故戚?
而如今李承志还未大婚,所谓姻亲皆做不得数。故而也就只能择一深交之辈。
而且份量低了都不行,必须是那种但凡上门,李承志就得倒履相迎,不能拒之门外,更不能三言两语就糊弄出来。
稍一思索,高英就想到了崔光。
“也莫等明日了,我稍后就予崔尚书下旨,明日也不需参朝,直去李府便是!”
“太后圣明!”
一提李承志,高英就有些烦燥,一改往日的沉稳内敛:“回京当日,他称有恙,需休息些时日。如今已然两月,想必已然平复如旧,但怎不见他来述职?”
元澄和元嘉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
这根本不是李承志有没有病、病好没好的问题,而是他大伯死了,需要服齐哀之丧礼,更需丁忧一年。
法理不外乎人情,更何况如今的元魏已与汉家王朝无异。
既称以孝治国,自然不能不讲道理。李承志不愿夺情起复,你还能将他押来任职?
而太后故意略过这一茬,就跟失忆了一般,摆明是不想和李承志讲道理了。
元澄稍一沉吟,温声劝道:“臣以为,左右不过还有十月,与其落人口实,更让他怨上加怨,倒不如听之任之。待丁忧期满,再召他也不迟。”
意思是你便是将他强召而来,他若不愿效力,整日混吃等死,你又能将他如何?
这是个顺毛驴,你得顺着捊……
高英恨的直嗫牙花子。
那李始良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这个时候死?
罢了……
她徐徐吐出一口闷气,捏了捏眉心:“元司徒,孤这数日都未过问,不知北镇战事如何?”
元嘉欠了欠身:“秉太后,一如即往:虽不敢称高司空连战连捷,百战百胜,但十战之中足胜七战。据前日高司空遣快马送来的急报中所称,蠕蠕日渐势微,似有退兵之意。”
元晖连忙补充道:“臣接到诸方密报,也是如此说法……皆赖高司空运筹帷幄,实乃太后之幸……”
本以为太后必然凤颜大悦,但不想神情更见冷肃。元晖心中微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