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章 取死有道,大唐之最强太子爷,陈叔逸,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恪和魏征,的确在王汾的府邸,找到了那“六根蜡烛”,可谓是证据确凿。</p>
但为王汾求情的人可不少,足足有数百本之人,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什么刑不上大夫,八议之列,僧面佛面之类的。</p>
在这些世家勋贵老爷们的眼里,死个百姓家的崽子,跟羊圈死几个羔子是一样的。</p>
李世民虽然愤怒,但不得不考虑再三,所以京兆府给六坊百姓的说法是-案件尚在审理中。</p>
这个消息,也让长安城沸腾了起来,蛇丘县公府聚集了大量的百姓。</p>
六家的苦主,身着孝衣,抬着棺材,就跪在府门前,声泪俱下的向六坊的乡亲,路过的百姓,哭诉王家的暴行!</p>
京兆府、左右武侯卫开来了一千多人,可见到百姓们瞪着通红的眼睛,挺着胸膛与他们对峙。</p>
官兵们愣了,领头的官长也愣了!</p>
没人敢再近一步,没人敢再说一句话,他们清楚,再弄下去的下场只有一个:民变。</p>
蛇丘县公府东边的翠醺楼三楼,站在窗前的李恪,有些担心,真闹起来,可真就没法收场了!</p>
“大兄,你好像一点都不担心?”</p>
“为什么要担心?”</p>
李恪无语了,民变,民变啊,这是开玩笑的事么!</p>
呵呵,“民变好啊,让朝中的那些王公贵族,也听一听带着血色的声音。”</p>
看到下面,秦怀玉与领兵的两位校尉攀谈了几句,左右武侯的士兵便后退到了百步之外。并且让开了道路,让百姓自由通行,保证他们来去自由。</p>
“老三,你说这世上,杀人最快的是什么?”</p>
“文官手中的笔,所谓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自然就是真的了。”</p>
李承乾淡淡一笑,摇头否定。</p>
“那是什么?”</p>
“人民战争!”</p>
有一个道理,李恪必须明白,永远不要忽视小人物的作用。</p>
秦公失马,焉知非福,如果秦穆公咄咄逼人,是不是就做了晋国的俘虏了,那后面还会有秦国横扫天下么?</p>
宋国主帅华元,为了鼓舞士气,杀羊犒赏三军,但在忙乱中却忘了给自己的马夫羊斟分一份。羊斟因此怀恨在心,在作战时故意将战车驶入郑军阵地,导致华元被俘,宋军大败。</p>
先帝的张、尹二妃,要是爬上晋阳宫的龙榻,她们一辈子都没机会成为开国帝王的嫔妃,只能守在晋阳宫熬着,青丝变白发。</p>
父皇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p>
这话啊,就是在警告下面这些当官,不要迫民太甚。</p>
隋末战乱,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股烟尘,哪儿来的,就是来自权贵们从来都瞧不起贱民。</p>
太子的话,李恪想到前日六家到京兆府认尸的情形。六对苦主中,有一对哑巴夫妻,夫妻二人是靠着做面摊,养活孩子的。</p>
那哑巴娘,看到女儿的样子,坚强的她终于崩溃了,她努力捂着嘴巴,即便她不会说话,也不想自己的哭声打扰到女儿的亡灵。</p>
但颤抖的身体,却出卖了她真实的情感。</p>
李恪明白了,太子这是要借刀杀人啊,他就是要借助这些百姓的手,去剪除王汾。</p>
听到下面的百姓沸声响彻,原来是王家的护院,打破了一个冲撞府门的百姓的头。</p>
李恪知道,一旦见了血,这王汾阖府老少,完了!</p>
只能叹道:“王汾所作所为,合该此报!”</p>
呵呵!李承乾的嘴角闪过一抹笑意,用蛇丘县公阖府老小的性命,可不仅仅是为了平众怒,更是在给朝中的官员敲一记警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