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六姊妹,伊北,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建国从未表白过。没有父母教育,组织也不会教怎么处对象,他心目中的“恋爱”,不过是拼了命对人好。比如用好几个月的工资买礼物。美心搀着老太太,她比家丽还紧张。几个小的竖起耳朵擦亮眼睛,谁都不肯错过这一幕。大姐的恋爱,对于她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范本和启蒙,如果失败了,那就是“反面教材”。</p>
家丽静静坐着,十分放松。她对建国有好感,但在正式确立关系之前,她不能主动。必须被动。这样才有利于后续的发展。多少年后,家丽才晓得这一招原来叫作:欲擒故纵。</p>
建国摸摸头,清了清嗓子。他有个优点,考虑问题考虑得深,准备做得充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p>
他坐在小板凳上,腿蜷缩着,姿态看上去有些滑稽。他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一张信纸,上面写得密密麻麻。</p>
建国看了看在场诸位,一本正经地说:“今天,我针对我和何家丽同志的关系,做一个思想汇报:我与何家丽同志是在六八年夏天第一次见面的。那个时候何家丽同志去武装部登记想要参军,她的热情很高,积极要求登记,我作为工作人员,带她去做了基本情况的登记。从那个时候起,我对何家丽同志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因为她跟一般女同志不一样,她不是娇滴滴的林妹妹,而像红色娘子军一样充满朝气,对革命工作充满热情。在那之后,因为市里没有征兵计划,我和何家丽同志暂时失去了联系。去年,在一次思想学习会上,我和何家丽同志再次相遇。我认为这是一种缘分。我惊喜地发现,家丽同志没有变,她依旧那么有劲儿,对革命,对生活,都保持着春天般的温暖。这次相遇,让我对何家丽同志有了更深的好感。我非常强烈地感觉到,何家丽同志是一位非常好的革命伴侣。我想我是爱慕何家丽同志的。为此,我已经向单位的负责人做了报告,他也支持我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另外,作为一个孤儿,我也很喜欢何家丽同志的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我能感受到温暖,仿佛又有了奶奶、爸爸妈妈和妹妹,我喜欢到家丽同志的家里。这也是我希望和家丽同志在一起的其中一个因素。以上是我的真实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p>
听着听着,老太太和美心眼眶已经红了。常胜带头鼓掌。家文、家艺、家欢、小玲,还有小家喜,都跟着拍手。</p>
建国站起来,走到家丽面前,端端正正递上思想汇报书,敬了个礼:“家丽同志,请批评指正!”</p>
家丽接过那张信纸,忍不住笑了:“别同志同志的了,叫家丽。”</p>
“是!家丽!”建国又敬了个礼。</p>
家丽把手表递给建国。建国以为又是拒绝,愣了一下。老太太提醒:“傻孩子,给她戴上。”</p>
建国仔细帮家丽戴好手表。</p>
从这一刻起,张建国和何家丽,正式开始处朋友了。</p>
大礼拜,家丽想去上窑山看“王母遗踪”。美心跟下乡宣传队去看过。“没什么意思。”她对家丽说,“就两个小坑,一个王母娘娘的脚印,一个张果老的驴蹄印。”不说还好,一细说,家丽更有好奇心。建国坚决表示陪同。家丽笑说:“王母娘娘是女人当家,厉害的女神仙本来就少。”老太太道:“那不是还有玉皇大帝吗?神仙跟人一样,也是男女搭配,以后你当家,建国在外头奔。”一席话,说得家丽不好意思,她说:“阿奶你扯哪儿去了。”</p>
家文要去同学家一起做作业。家艺、家欢闲着无聊,也想跟着去看王母脚印。老太太坚决不允许。恋爱没谈牢固。跟着两个小的,不方便家丽和建国加深感情。</p>
淮南三面环山,北面邻水。西面八公山,南面舜耕山,北面是淮河,上窑山在东面,古时候是个烧瓷器的地方。王母滩在上窑洞山寺大雄宝殿东侧。相传很久以前瘟疫流行,王母娘娘为拯救万民,特令太上老君炮制消除瘟疫的仙丹,丹形如麦仁。情况危急,仙丹尚未晾干,就被王母急忙带下界来,在这宽敞的岩石上晾晒。张果老骑驴经过,丹被驴偷吃,王母发现后施法赶走了驴子。故而岩石上留有王母三寸足迹和张果老神驴蹄印。从此,王母滩得名。</p>
站在王母滩上。家丽感叹:“王母娘娘原来也是小脚。”</p>
建国笑说:“虽然她是王母娘娘,也是旧社会妇女,解放了之后,才是大脚。”</p>
“我脚大吗?”家丽问。建国瞅了瞅,以为她想让说大,便说,是挺大的。“才三十六码。”家丽说。“那刚刚好。”建国顺着她说。家丽不高兴:“我发现你这个人有个毛病。”建国不懂,问什么毛病。“你喜欢顺着人说话,我说什么好,你就说什么好。”</p>
建国想了想,说:“只有对喜欢的人,我才喜欢顺着说话,如果是阶级敌人,我坚决不顺着。”</p>
家丽望向远方,重峦叠嶂。她忽然想起什么,问:“你处过几个对象?”</p>
“就你一个。”</p>
“不信,你的条件还不错。”</p>
“武装部里没几个女同志,我认识的人也不多,有单位大姐给我介绍,叫什么朱燕子,看了照片,不喜欢。”</p>
“朱燕子?”家丽对这个名字有些熟悉。是朱德启的大女儿?</p>
何家小院,美心和老太太在拣毛刀鱼,是那种河里塘里出产的本地小鱼。</p>
朱德启老婆端着个小筐进来。打春过后,她去长青社附近弄了不少榆树钱子,准备和面吃。</p>
“她文婶!”朱德启老婆叫得亲切。</p>
(/51382/51382578/4680393.html)</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