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53 我和我的祖国,我真不是个文青啊,森外,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建文见过这张脸,是在报纸上刊登过。86年底在成都《星星》杂志社举办的诗歌节上,还有就是去年全国作协举行的“全国文学奖”颁奖晚会上。
和报纸上相比,现实中的他有点黑,没有报纸上那么神采飞扬,但显得更加成熟。
“你就是夏红军老师吧?我叫刘建文,《人民日报》西岭站记者。”刘建文伸出了右手,主动自我介绍。
夏红军有点讶然,他没想到记者会找到这穷山沟里。他来后沟村小学一年多了,别说记者,连县上的干部也没见来过。
刘建文又掏出记者证,夏红军看了确认无疑,就笑着招呼他去窑洞坐坐。
“夏老师,我想采访你,不影响你上课吧?”刘建文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夏红军笑着说下节课是音乐课,他可以让学生帮他上,于是他叫了一声,一个女生从教室里跑了出来,夏红军对她说了几句,女孩点点头就走了。
“她会上音乐课?”刘建文有些怀疑看着女生瘦瘦的背影。
“她叫刘巧玲,嗓音非常好,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叫她学乐理知识,掌握的还不错,所以帮我顶替一节课没问题。”夏红军笑着解释道。
刘建文听了点点头没再说啥,看了看周围环境说不如就在院子里,夏红军答应了。
端了两个板凳,夏红军又泡了一杯茶给刘建文。对方接过轻轻喝了一口“茶叶不错嘛,西湖龙井?”
“不是。”夏红军摇摇头“我从老家带来的茶叶。”
“你老家在哪里?”
“汉湖。”
“呵西岭南边,那可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我采访去过。”刘建文笑着说起当年的经历,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这是刘建文作为记者采访一个小技巧,和被采访者拉拉家常,让对方放松,更有利于采访顺利进行。
当他刚准备切入正题的时候,突然听到窑洞教室里传来一个悠扬的女声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歌声悠扬动听,情真意切。
果然是天籁之音!
“怎么样,这你女孩唱的不错吧?”夏红军注意到了刘建文的神色笑着说道。
“真不错!好好培养,长大了能成为一名歌唱家。”刘建文附和道。
“是啊,其实像刘巧玲这样具有一定天赋的孩子很多。”夏红军又兴致勃勃说起了刘宝的事情,刘建文很耐心听着。
“可惜,这里穷,好多学生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太可惜了。”夏红军说到这里长叹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