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笔老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88章:黑鹰出现,明末黑太子,牛笔老道,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若是不考虑到战区能抢的人畜财物的数量都大为降低的话,保成皇帝是不会仅仅派出一百人过去实施第二次“箭雨战术”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大清的可战之兵已经高达四百万,常备军便达到了一百万,真正达到了披甲百万的惊人标准。
在秋收之后,能够出动的兵力高达三百万余万,要不是需要用上百万人来提防蛮明军队突然南下,便可以都压到西边去了。
每年只是在春耕与秋收时需要比较多的人手,其他时间,完全可以用包衣奴才完成照顾庄稼与放牧的任务。
尤其是在秋收之后,各旗主凡是不满意麾下收成的,都会尽起麾下兵马,踊跃参加西征行动。
能够通过两到三次西征便可以灭亡波立,并吞并其国土的话。
那么不算奥斯曼的话,大清的国土面积便超过法国,位居欧洲第一了。
咱蛮明短期内无力南下进攻大清之际,大清便能尽快扩充国土与人口,为今后早作打算。
保成皇帝认为大清人口若是能达到两千万以上,通过庞大的国土,便可与蛮明周旋到底了。
在兵器军械方面与蛮明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此策算是最为切实可行的战略了。
负责本土北部防御的清军骑兵,在巡逻时便会发现蛮明的飞天邪物成群结队地从头顶飞过。
让他们感到奇怪的是,这些邪物并不会攻击自己,甚至连在自己头顶转圈的兴趣都没有。
时间一长,己方也一直没遭受过邪物的攻击,&bp;清军骑兵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大家也很识趣地没有在未得上面命令的情况下,&bp;擅自越过双方默认的边界线,北上到蛮明的地盘上去劫掠一番。
清军也知道距离边界线很近的库尔斯克是一座矿场,&bp;蛮明在那里大规模开采铁矿,也从未过去袭扰过。
原因很简单,那里虽然只有大约五千驻军,却装备了数百辆铁甲战车和数十架飞天邪物,&bp;重炮与火箭更不必说。
想要攻打矿区,&bp;甚至占领那里,恐怕要付出相当之大的代价,因为对方会从莫斯科开来大量援军。
援军在两天之内便会抵达库尔斯克,数百飞天邪物则是当天就到,&bp;这才是让清军上下最为忌惮之处。
换个思路的话,&bp;清国的牧珉想用自己的牲畜来换购蛮明的钢铁制的生活用品,譬如锅碗瓢盆,还是可以不受限制的。
一切都按照市场价,&bp;而且没有数量兑换方面的限额,想换多少都可以。
不过历代大清皇帝都禁止交易牛、马、骡,这是耕地的主力牲畜。
允许交易羊、猪、驴以及家禽,河鲜与海鲜则完全不受交易限制。
大清在本土也开采了铁矿,冶炼厂的规模更是不小,然而由于生产工艺落后,铁制品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自身需求。
在蛮明可以出口相关产品的情况下,大清自然乐意用一些土特产来换购。
凡是越过边境线北上的商队,&bp;都要接受明军的检查,&bp;合格之后才会放行。
没有接受检查的商队是不会得到通行证的,一旦被明军发现,&bp;就得被直接罚没。
不跟随商队,&bp;擅自越界之人,被明军抓住就别想活了,&bp;一律按细作直接处决。
清明双方默许的交易方式就是走固定路线,&bp;去固定地点,&bp;进行公平交易。
在一六九五年张煌言第二次任西部总督之后,&bp;依然奉行此前的交易准则。
那就是绝不允许出售武器装备以及原材料铁锭,且绝不接受赊销。
铁制生活用品可以交易,&bp;但必须在大明境内才行。
像派商队南下探察这种事,张煌言是不屑于做的。
对方的人口虽然越来越多,&bp;可在明清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方面,差距却越来越大。
张煌言所部总兵力仅为二十万,其中十五万人为三十个整编旅,驻扎在乌拉尔山以西的各处要地。
另有五万人以营为单位,驻扎在比较小的据点,保护北线的铁路兵另算。
像察里津、库尔斯克、奥廖尔、布良斯克、沃罗涅日、斯莫棱斯克等战略要地,驻军也均为一个旅而已。
每座城市均修建了机场,部署了一个空军战斗机中队,约五十架“信天翁”,&bp;足以应付日常的巡逻任务。
步兵旅均已实现了机械化,装备一百二十辆第四代燃油坦克,&bp;作战效能等于两倍于此的第三代蒸汽坦克。
每个步兵班均装备一挺机枪和一支冲锋枪,其余士兵则使用弹匣式步枪,除此之外,&bp;每人皆配备了左轮短铳用来自卫。
手榴弹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武器,尤其是在防御战的时候,甚至比迫击炮都好使。
张煌言认为还需要至少增加十个旅,&bp;才能起到稳固西部总督区的作用。
现在机动兵力几乎都被各个城市的守备任务给套住了,无法及时抽身。
对此,某尊师暂时还没打算对辫子动手,故而也就没给门徒增兵。
不过技术装备可以优先配发,譬如“大力神”运输/轰炸机。
除北美战场之外,正以每年五十架的速度被部署到乌拉尔山以西地区。
到一七零零年,该地区的“大力神”将增加到三百架之多。
这个规模的机群足以在野战时,对辫子大军实施地毯式轰炸了。
“信天翁”战斗/侦察机的数量增长的更快,达到每年三百架。
预计届时将会超过三千架,一旦集中起来,达到遮天蔽日的地步。
西部总督区的面积太大,&bp;换算成防御兵力的话,投入一百万都不见得够用。
由于距离本土实在太远,&bp;在有北线铁路的情况下,也必须控制住当地驻军的规模。
二十万驻军在平时均需参加春耕与秋收,&bp;用以达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的。
军垦农场一律采用机械化翻地与运输,拖拉机管够用,实在不行还能上坦克……
每人年均产量达到一千斤以上,完全不需要从本土或乌拉尔山以东地区运输粮食。
肉类供给依靠养殖、捕捞、交易三种方式,也能让士兵每天都能吃到鱼肉。
对于实力与日俱增的东虏,张煌言在回京述职时也上奏过,并表示了极大的担忧。
但在昊菁皇帝眼里,东虏的实力增长快慢已经不再重要了。
从本质上来说,大明与辫子的国力已经彻底拉开差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