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九章 投名状,三国之谋伐,玩蛇怪,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简单,董卓需要钱和粮食维持他的军队。

看他的军队架构就知道了。

除了五千本部西凉兵,大部分都是并州兵和三河士兵。

古代军队基本就是有奶便是娘,在大字不识一个的封建时期军队里谈家国情怀和国家大义,那属实有些难为他们。

董卓要想继续让这些军队保持为他效忠,除了供应给他们需要的粮草以外,当然要用金银珠宝笼络。

因此这次挖掘汉孝康帝陵墓,就是董卓的一次试探,看看朝堂上下对他的容忍程度到了什么地步。

如果连盗死人的坟墓,还是先帝的坟墓他们都不敢出声,那下一次,自然是掠夺活人的财产。

中平六年十二月,洛阳,太师府邸之中。

董卓与麾下数十名将领召开完军事会议,在吕布的保护下,与李儒阎忠一起来到后院。

新的太师府邸其实就是梁冀园,他直接占据了大将军府邸为新家。

后院拱门回廊,屋檐飞角,房屋建筑如宫殿林立。

宽阔的人工湖中鱼群肆意游荡,董卓向着湖中心的亭子走去,又对吕布道:“奉先,在亭外等候,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是,义父!”

吕布持戟而立,威风凛凛地守卫在汉白玉铸造的石桥边。

李儒阎忠,基本就是董卓最高层幕僚班子。

之前还有个赵琳,可赵琳虽然也是凉州人,出身于天水赵氏,但董卓觉得他不太聪明的亚子,就把他排除出了最高决策层。

这也没办法。

李儒智商90以上,阎忠也是不低于80,两个人都有谋划的能力,而赵琳其实就是普通资质,自然在这个圈子混不来,目前在老乡杨定麾下担任校尉。

三人坐定,董卓的心情相当不错,乐呵呵地道:“今日三军尽开颜,人人都得了赏赐,士兵以后必然会对我效命死忠。”

李儒抚摸着下巴的胡须,摇摇头道:“明公,这些还不足以让三军都知道明公的威严。”

“哦?”

董卓纳闷道:“我从孝康帝墓中取来成箱金银,赐给他们,难道他们还不感恩戴德吗?”

李儒笑道:“孝康帝墓中的金银虽多,但全军近十万将士,莫说将领们要分去不少,单说分到每个人的头上,已经剩下不了多少,又如何能让每个士兵都对明公感激呢?”

“这个嘛......”

董卓迟疑道:“可是我手中也已经没有多余的钱财可以赏赐给他们了呀。”

“呵呵。”

李儒目光中露出一丝诡谲,低声道:“明公没钱,可明公莫忘了,洛阳中达官显贵无数,可以宣布他们的罪行,掠夺他们的财富来作为军需。”

阎忠忍不住说道:“需要到这一步吗?都内府、水衡尉和禁钱司剩余的钱应当不少,如今太师掌控了朝廷,完全可以正常发放物资。并不需要纵兵劫掠权贵,要是如此的话,恐怕海内震荡,后患无穷呀。”

李儒摇摇头道:“我何尝不知道后患无穷,可问题是,如今明公的权势还不稳固,那些关中豪强、南军校尉,表面上效忠于明公,实际上背地里都有自己的心思,我这么做,便是让他们归心。”

“让他们归心?”

董卓不解道:“这是何意?”

李儒冷冷一笑:“明公得罪了袁家,已经回不了头。若想执掌权力,则必须控制住洛阳。要想控制住洛阳,就要将整个洛阳的军队掌控在手里。那些关中豪强兵马和南军兵马,个个心怀鬼胎,各有打算。我们必须要让他们知道,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才能让明公彻底掌控他们。”

谈起掌控军队,董卓点点头:“不错,我也能够察觉到他们这些人有异心,只是不知道该用何方式,请文优教我。”

“很简单。”

李儒目露凶光:“命令他们去攻击洛阳权贵,洗劫他们的家产,杀戮官员百姓,一来让他们尝到甜头,让他们有钱拿,有金银花。二来逼迫他们得罪洛阳权贵与所有官员,让他们明白,只有我们才是他们最大的依仗。”

这个计策,便是投名状。

程银侯选李堪杨秋这些人,都是关中豪强出身,之所以听从董卓调遣,还是因为跟着他有利可图。

但当初董卓差点失势,这些人就立即投靠董太后,愿意追随董承。

结果董承一死,又回到了董卓怀抱。

实际上这些人就是一群反复无常的小人,谁强大就跟谁,完全没有什么忠心不忠心可言。

所以李儒很清楚,要想对付这些墙头草,那么就得让他们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

现在董卓得罪死了官僚士大夫阶级,未来必然要受到他们这些人抵制。

而如何拉拢关中豪强的力量,防止关中豪强被敌人拉拢走?

当然是让这些人去把敌人得罪个死,到时候董卓是有罪,你们一个个也犯了死罪。

是选择死,还是跟着董卓一条道走到黑?

李儒这个计策,不可谓不毒。

跟逼上梁山是一个性质。

董卓听后大笑道:“好,文优之策,深得我心,那么再过些日子,我就以府库没有钱粮为由,让他们自己去抢掠京中大户。”

李儒微微一笑,拱手道:“明公英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华娱从老婆倒追我开始

麻辣三黄鸡

缓期

燕不学

陈情提笔序

橘子毛毛

一不小心攻略了少侠

萧道尘

怪物诊所

库奇奇

鉴证寻踪

谙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