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都小侯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八章 把脉,重振中医,蜀都小侯爷,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您老早就醒了,为什么还在装睡了?”
钟医对还在病床上的老中医说道。
可是病床上的老中医纹丝不动,就好像钟医是真正诊断错误了一般。
“师傅,你是不是看错了?他醒了?怎么可能?”白兴腾上前,不可思议地说道。
钟医把眼睛从老中医的身上移动开来,落在了白兴腾的身上。
病床上的老中医可能真的是演技高超,一点醒来的迹象都没有。
“对,从外表上看来,他是一点点醒来的迹象都没有。可是,脉搏是骗不了人的。白兴腾,还记得我给你说过什么是把脉吗?说给我听。”钟医一边指着老中医一边问白兴腾道。
白兴腾心里又是一阵紧张,钟医这是又在考他?于是他脑子中飞快的运转着钟医说过的医学。
“把脉……把脉是。”白兴腾结结巴巴地,但是还是一五一十的回忆道:“把脉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把脉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那么,脉象又是指的什么?”钟医继续问道。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方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呈现病理脉象,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白兴腾答道。
钟医对白兴腾的回答还算是满意,他得意的点点头。
别的什么不说,至少白兴腾在基础知识这一块是下了苦功夫的。
钟医突然心生一计,看着床上的老中医。
既然您老不愿意起来,也不愿意“醒来”,那就不要怪我用一用你了。
钟医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把脉,作为我们中医行医的最深奥的学问,今天我就仔细给你讲一讲。”钟医指着老中医的手腕说道:“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法”,即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内经》中曾有“遍诊法”和“三部诊法”的记载,近代临床很少运用,故不介绍。脉诊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有二:一是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即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其上之太渊穴,是脉会之处,所以有“脉会太渊”之说。二是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各脏腑气血之盛衰,与脾胃功能之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手太阴肺经亦起于中焦睥功能之状况。因此,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