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年少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四章丨一拍两散,兴汉室,武陵年少时,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庄子·徐无鬼】
马日磾亲自将蔡邕的奏章转交王允,从旁劝说道:“蔡邕旷世逸才,并且熟知两汉故事,应该让他继续修史,以成一代大典,全历代先皇及儒士之愿。而且蔡邕素来以忠孝著名,也没有犯什么大罪,贸然诛杀只会寒了士民之心,还请王公为天下计,宽赦蔡伯喈。”
自从遭到士孙瑞、杨瓒等人的背叛,王允对关西士人再无好感。自然也容不得别人对他的决议指指点点,王允对马日磾的话不以为然,道:“当年孝武皇帝不杀司马迁,导致司马迁修撰谤书,流于后世,败坏武帝声誉。方今国祚中衰,戎马在郊,我难道还要这等佞臣执笔修史,让陛下翻阅,而后令吾等一起遭受谤议吗?”
马日磾顿时心就凉了一半,他听明白了王允的意思,这是担心蔡邕逃过死劫后修史带有私心,对王允多加诽谤,毁坏其身后之名,同时也担心皇帝长大后看了蔡邕修的史书,人云亦云,对他产生偏见。
若不是蔡邕是马日磾好友,同为三公的他哪里愿意低头来求王允网开一面?没想到王允软硬不吃,言语之中又处处显露出对关西士人的敌视,这让马日磾羞愤难当。
“司徒!”马日磾严厉道:“当初我们可没说,一定要惩治蔡伯喈!”
这话里带着对王允擅做主张,以私怨而针对蔡邕的不满。
王允早就自觉被关西人摆了一道,此时迁怒马日磾,不怒反笑道:“当初也没有说不惩蔡邕,何况蔡邕阿附董逆,难道不算罪过?你不仅要赦免他,还想要他入兰台修史,有过不罚,反倒还要施与恩赏,这天下哪里有这样的事?”
马日磾大怒,他不是不知士孙瑞与杨氏众人投靠皇帝的事情,只是为了大局着想,一直未有对皇帝的暗示拉拢表明立场。此次代蔡邕前来求赦,一来是为了帮好友解脱牢狱,二来也是想恢复以往和谐融洽的关系,再不济也不至于剑拔弩张,非斗个你死我活不可。
如今知道王允心意已定,再难挽回,马日磾自此断绝了修好之心,既然不能为友,那便只能成仇。其实这也在马日磾的预想之中,他不似士孙瑞那般天真,还曾以为王允会不偏不倚,将关西与关东搓成一股绳。
任何敌对的势力为了针对另一个敌对的大势力,都会暂时修好。等到打倒了共同的敌人之后,松散的联盟就会立即分散,开始各自争夺权力。后世的国共是这样,如今的关东与关西士族也是这样。
离开尚书台后,转变心意的马日磾回到太尉府,对前来探听消息的人说:“纲纪,是由德行高尚者维护的;典籍,则是由编撰史书而得来的。王司徒灭纪废典,怕是不能长久于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