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零七章 修路(一),神都锦绣,钟山布衣,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治作为一个儿子,超越自己的父亲,是一直以来都有的梦想;而作为一代帝王,超越前人,带领自己的王朝走向空前的盛世,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是更加的具有吸引力。

当从文书当中,充分了解到冯宝提出的设想得到谢岩的认同以及详细说明后,李治忽然间发现,一个彪炳千秋的机会,很有可能就出现在自己手中。

异族对于中原之地的侵扰,最主要来自东、西、北三个方向,现如今,东面的“高句丽”实力大不如前,仅能自保;北方的“东突厥”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大大小小的部落;而西面的“西突厥”,被彻底击败也为时不远,然而,这些地方都太大了,又没有什么产出,让大唐帝国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是不可能的,但不管吧,每隔几十年就会冒出一个什么“可汉”,给中原王朝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但是,在由冯宝提出,谢岩补充和完善了一些细节之后,一个以通过争夺“石漆”,达到控制“波斯”、“西突厥”与“大食人”作战,而后以运输“石漆”,控制西域各国的庞大构想出现之后,或许困扰中原王朝上千年的异族入侵,就此可以终结了。

只不过,在谢岩补充的那一部分内容里,专门提到——“石漆”运输是一个长期且运量巨大的活动,所以,分阶段铺设和完善“长安”至“玉门关”的道路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道路条件越好,运输的时间才会越短,成本也会大大降低,而且,中原王朝出产的各项大宗物资,也可以通过这条道路,在境内快速流转,降低运费,这种来自后世的“物流”理念,其实并不难理解,只是谢岩提到,不可征发民夫,否则如此浩大的工程,很容易积累民怨,若地方官处理不好,极其容易激起民变,最好的方法应当是如“卫岗乡”那般,出资雇请民夫。

李治可不是一位糊涂的皇帝,他完全能够明白谢岩的意思,只是,国家财力能够允许这样做吗?

皇帝的问题,同样也是宰相们的困惑,包括久不问政事的长孙无忌在内,都看出来这样一件事实,冯宝的构想,很大程度上是“卫岗乡”独自进行,并不需要朝廷太多的支持;可谢岩补充的内容就不同了,不仅需要朝廷全力配合,而且还需要巨额投入,可是产出的那一部分在哪里呢?特别是直接收益几乎看不见,而间接收益似乎和朝廷关系也不大,真正最大的受益群体,反而有些像是商贾,若果真如此的话,谢岩那可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好在没人会相信他会那么蠢,宁可得罪天下人而为商贾谋利。不管能不能够想的清楚明白,宰相们都得事先准备好说词,以备皇帝问询。

几天后,朝会刚刚结束,宰相们及“黄门侍郎”杜正伦,就被请进了“两仪殿”。

出乎意料的是,皇帝首先询问的人竟然是“英国公”李绩,只听李治问道“‘卫岗县男’冯卿家与突厥作战时采用的‘野战工事’抵御骑兵之法,不知英公以为如何?”

“启禀陛下,此法固可取,然军中无专属‘工兵营’,亦无精于算学之将官,故难以采用。”李绩直接道出了军中实际情况。

李治对此并不意外,而是淡淡地问了一句“可有解决之道?”

李绩似乎没想到皇帝会如此追问,微微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道“算学博大,非朝夕能学,‘工兵营’更是缺少工具及对应操练之法。”

李治算是听出来了,从“文书”里看到的“野战工事”其实一点也不简单,需要很多方面的学问,而军中不识字的粗人占了绝大多数,根本不可能如冯宝麾下军队那般。

“既如英公所言,此事暂且放下不提。”李治说着又看向李义府,问道“李卿家想必已看过有关‘石漆’的‘文书’,不妨说说,此事当如何啊?”

“启禀陛下,臣以为,冯县男之设想非常大胆,当给予支持,然谢县子所提之‘修路’建议,臣以为亦有必要,只是,按‘雇请’民夫之方式,朝廷恐无足够钱财支付,故还是暂缓为宜。”

李治毫无表情,且不予置评,转而看向其他宰相们,道“众卿家不妨畅言此事。”

“陛下”韩瑗恭声道“臣以为,冯县男所提之构想,可行之,朝廷提供些许便利即可;谢县子所提之事,则万万不可,先不说朝廷财力,单就‘修路’所需之数十万民夫,从何而来?强行征发民夫,耽误农时不说,且极有可能激起民变,断不可取!”

“启奏陛下,臣亦认为此事不可取。”

“杜卿家但说无妨。”李治对开口说话的杜正伦道。

“谢陛下!”杜正伦接着道“臣以为,冯县男所提之事,有‘误国’之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八字风水秘术

六阴朝阳

[综]让男神无路可走

恋★恋

重生后我成了祸国妖妃

亦是朝阳

末世炮灰崛起

生姜茶

九龙奇案录

横刀笑昆仑

遇见就倾心

Funny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