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南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指羊为兔,重生八一,家在南极,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潘青莲真的不回去了,包大林家却没有新房容纳她,小两口就依旧住在林场这边。这边有吃有喝有温暖的被窝,潘青莲认为这里还是丁香的家,包大林和包文春又是一块馍掰开的兄弟,住进来也是理直气壮。他在家是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下面有四个弟弟,儿子里面最大。父亲叫包景梁,是个远近闻名的地猫子。因为一脸麻子,晚辈都喊他麻大。包家父族有八个麻子,很是著名,都是小时候出疹子的结果。
乡下人说的地猫子,是指他懂得一些阴阳术,会给人择黄道吉日看阴阳,娶亲下葬架梁上柱的都找他看日子主持典礼,挣些歪门邪道的外快。说起来他的成名史还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包景梁在二十岁前,读了些书,识得几个字,初中毕业后就安排在村里教书。到了五八年前后,还被调到宣传队,到处跑着搞调查,养成了务虚的人生态度。
三年荒灾时期,被派到南边一里多地,也就是现在的林场南边的小任庄,担任驻队支教干部,他就胆大妄为,把人家仓库里的种粮偷回来些度饥。本生产队当时饿死五十多人,他家老少没有饿死一个。
他把人家的印版,也就是一块刻着正字的阴刻木板,用红砖仿制出来,用完就铺在住房的进门踩的第一块砖位置。后来又疑神疑鬼的认为被人发现了,把那块砖换下来,扔进水井里,自己一溜烟跑到内蒙边境线上的一座煤窑里,凭着自己的学识,当起了技术工人。他是个恋家的人,挣些钱全都给了铁路局,一年回来两趟,赶集一样来来往往,去去回回。
大运动末期,又从煤窑私自跑回来,却发现自己的行为根本没有被发现。几年后任庄的村民淘井,清理淤泥,才发现那块砖头,却依然没有往那件事上想。信息不通,致使他丢掉了煤矿的正式职工铁饭碗,在本地也失去晋升机会,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做了十年煤窑苦力,间接的变相的受到了苍天的惩罚。
回乡之后,不想劳动,和臭味相投的另一个朋友甘凤龙打得火热,两人请假说去搞外调,大队竟然还给开了介绍信,两人不知道溜到哪里,又混了三年,回来
时就摇身一变成了茅山弟子。
二人回到包景梁家已经天黑,包家大娘就忙着做面条。甘凤龙家没有老婆,天黑时就想在他家蹭顿饭吃再回去。这时已经是大运动结束了,马上就要分户承包土地了。大娘见丈夫回来,高兴地擀了面条招待客人。不料,甘凤龙认为没有杀鸡灌酒,就想整整麻大一家子。
饭碗端上桌子的时候,他突然就眼睛一瞪,厉声大喝:“哪里来的毛鬼?竟敢当面现世,还不快滚!”
包景梁也是骗人精,但事关自己,他宁愿相信自己学艺不精,法力不足,看不出来什么,就问:“甘大哥,你看到什么了?”
老甘说:“一个红发毛鬼,附体在你家孩子身上,厉害啊厉害!你可小心了!”
他喝碗面条他就走了,走得潇洒,轻飘飘留下一句话,可就把包大林兄弟姐妹害惨了。
包景梁找来一些麻绳把孩子一个个吊在梁头上,七个孩子正好挂满一溜,拿着牛鞭就抽了起来,一遍遍厉声喝问:“还来不来?”
几个大小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啊!都说来啊!
那就继续打!眼看牛皮鞭子和锥子都找出来了,有聪明的老六就明白什么意思了,立刻装着凄惨的叫声来配合:“别打了!我再也不来了!”
于是,姐弟几个都解放了。
甘凤龙再次赶集时,遇到包景梁,就笑着问:“毛鬼赶走了没有?”
包景梁意识到被骗得丢人了,怒目而视。此事传为一时笑谈。
最近几天他很烦躁,儿媳自己进门不回去了,自家却没有钱操办婚事,甚至一大家子挤在几间破房子里,两个女儿大了,也和小儿子挤在一间屋里,连给大儿子一间婚房也腾不出来。包大林和他顶嘴几天了,父子冲突令他颜面尽失。他在外面风光无限,儿大不由爷,儿子言语冲撞顶气,在家也得忍着。
包文春家也没有闲房子,加上新承包的林场里有六间房子,可依旧很挤,很多东西放在外面。春子爸在外地工作不回来,他怎么好张嘴叫自家孩子住进别人家。三爷的牛屋倒是可以借住一段时间,媳妇坚决不去,那边离得较远,还没有
一个认识的人,她可待不住。包大林自己要去林场那边的话,那就和大人没关系了,睁一眼闭一眼装糊涂,就随他们胡闹吧!
包文春骑车回来一看,包大林就住在原来的库房屋子里,潘青莲连自己的衣服都没带,也跟着住了进来,睡地铺稻草窝也不回去了。三爷却乐得什么似的,说:“应该帮这个忙!”
看见一辆新自行车,再看看上面溅满泥水,潘青莲完全没把自己当外人,很热情地说:“看这新车搞的,我来洗洗!”
包妈和大妹二妹中午过来吃饭,看看儿子怎么折腾,下午带着她们又回去了。
二叔在牛屋帮着三爷煮牛头,他舍不得割八毛钱一斤的牛肉,生牛头只要三毛钱一斤,二十块钱买回来一个四十多斤的大牛头,还有人家来不及清洗的牛内脏杂碎。爷俩个忙活一下午了,还在处理牛肚子。
包文春去推土机上换下包大林,说:“大林哥,你到村里叫十来个人,明早上八点左右过来卸车,卸完车还要撒化肥,每人带个盆子筐子都行,卸车一毛钱一袋,撒化肥一块钱一袋子,不管饭。还要清理塘边子,也要找人干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