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门三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85章 空气离子风推进器的大胆设想,重生之点亮科技树,华门三少,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包括现在在旁边的科研大楼,里面就有一个实验室,专门做这个问题的研究,不过因为太过于超前的问题,这个项目我没有上报罢了,所以你们不知道。”
“你已经在从事这方面研究了?”唐无敌神色有些惊喜,这真是刚瞌睡送来枕头的节奏。
“嗯,是的,确切的说,我当初在加州读博跟随的梅卡思院长,他们团队曾经也有过这个项目的设想,可惜被上面以经费不足的原因否决了。
所以梅卡思教授就自掏腰包,组了一个小型的实验室,而我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柯宙继续说道。
陈楚默听到这些也是好奇起来,散了一圈烟,然后眯着眼吞云吐雾的说道。
“那加州的这个团队,有什么进展吗?”
“怎么说呢,这个项目最后失败了,但是还是有一定意义的,持续了两年后,离子推进器本来只能能吹起一张纸,后面变成了能吹动一个苹果。
这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进步,但其实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看到了这个方面的希望。
但是很可惜,这个项目太烧钱了,前前后后投入了接近1千万美金过后,梅卡思教授不给不解散了团队。
我至今为止还记得他说的一句话。
柯,等我有钱了,我还会请你回来,我们继续这场伟大的研究。”
说到这里,柯宙也是唏嘘不已。
他的话,也引起了陈楚默的深思。
其实为什么很多科研工作者愿意出洋搞研究。
待遇只是一方面,其实归根结底上,国外很多科研工作者,有一种纯粹。
一种探索真理的学术氛围。
不可否认的是,欧美这几百年能够在自然科学取得这么多伟大的成果,离不开这个特性。
但是放到国内就不同了。
首先,直至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国内才很出来赛先生这一口号。
标志着‘自然科学’这个名词正式进入了华夏。
但是也仅仅是喊喊口号罢了,这时候的华夏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机,根本没有时间去搞什么理论科学。
那时候的新文化,更多的强调的是政治和人文思潮。
并且你想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设备,经费,人员都是不具备条件的。所以这个时刻,真正想要在自然科学深造的,别无出路,唯有出海赴欧美这一选择。
20世纪20-30年代的留洋学子中,这里面涌现了一大批真正的科研大佬。
30年过后,这批新文化运动后的出洋学子,这其中很多人始终对于这个国家抱有一定的偏见,并且那时候的欧美正值和北极熊冷战。
早就把社会主义视作洪水猛兽。
在很多人眼中,社会主义就是吃人的,不吐骨头的,回国很容易遭到迫害!
但是,总有一些人,即使面对的是这种情况,还是毅然决然的回来了。
他们甘愿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
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后半生!
这其中,就有两弹元勋,华夏物理之父等等。
解放过后的在50-60年代的核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