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赏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〇二章 暹罗王国,回到清朝做盐商,独孤赏月,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孟养拿下,石达开向西的通路已经打开,现在的西南地区,诸事皆宜。
只等着太平军以龟速转移过去了。
真的算是龟速了,太平军的在现在整个队伍确切的数字是五十几万。
五十几万人在缅北的丛林之间转移,这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尤其是队伍之间还有很多的妇孺和孩童。
甚至石达开还带走了很多土人。
这些土人的地位跟奴隶差不多。这些人主要负责建造营地以及在前面开路。
在中南半岛这里的奴隶制现在还没有完全被废除。深山里面比较封闭的部落还存在猎奴人。他们会出山抓捕山外的人进山去作为奴隶使用。
石达开他们只是驱使这些土人,也不能完全算是奴隶,说是仆从军也可以。有很多事情这些中南半岛土生土长的人做的会更好一些。
这支庞大的队伍每天前进的速度只有十公里左右。
这么多的人不可能一起前进,进入了缅北之后,这些人的安全上基本上没有问题。按照复兴军提前的安排。沿途的土司寨子,还会提供食物补给,并且为体弱的妇孺提供住宿。
现在进入了旱季,雨水变少,前进的环境好了很多。而且缅北这里也是高原气候,环境更加的干燥凉爽一些。
“文清,让底下的各营加快前进的速度。每天至少前进四十里路。”石达开知道这么拖下去不是回事。
实际上,太平军前进速度变慢,也跟现在改善的行军环境有关。
不是应该条件越好,前进的速度越快吗?
还真不是这样的。自从坐着复兴军的拖船到了缅北的高原之后。
这些人似乎体会到了吃大户的感觉。
在沿途的寨子,复兴军会给他们补充物资,那吃的比以前还要好。
这些人就存了好好宰一笔复兴军的感觉。太平军中还有一部分人对复兴军的心怀怨怼。
他们认为是复兴军在赶着他们到处跑。
他们不知道,当然石达开也没有告诉他们,他们的路上吃的、喝的都是石达开花钱买过单的。
董老抠自然不会给他们免费的午餐,人家可是商人出身。复兴军能够答应提供补给就不错了。
要知道石达开现在手中不缺钱。但是他手中抢来的那些金银珠宝拿去找谁买东西呢?
这里的土人懒得家中不会有超过三天的余粮。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
况且石达开他们的几十万人,需要的东西可不仅仅是粮食那么简单。
董叔恒甚至卖了一个医疗队给他们。当然这卖的是服务而不是人。
有了医生,这支队伍中途的损耗就少的多了,至少他们的不会再有病无医。
董叔恒买过来的东西可不便宜,所以现在石达开让队伍加快速度,也是为了体谅董叔恒。
他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抢来的钱财都进了董叔恒的口袋。
同时他也想在旱季赶到阿萨姆地区,这样更方便他们对当地的攻伐。
阿萨姆地区的雨季同样是雨水丰富,连续下雨势必也会减慢太平军的攻罚速度。
石达开算好了,自己要是能够在农历九月底前赶到阿萨姆地区。
那么他有四个月的时间。这样他不仅有把握攻下阿萨姆地区,而且可以将当地的秩序稳定下来。
到时候他们只要抵挡住英印当局第一波的反击就好。
等到英印军的大部队集结好了之后,当地的雨季也就差不多要来了。
大雨为进攻方天然增加了难度。
同时也是防守方天然的援军。
所以石达开不能让自己的队伍在路上继续这么拖着了。
相对安逸的生活只会消磨掉他手下太平军的锐气。
就像是之前在南掌的那几个月。
石达开的队伍分为前中后三个大阵营。
前阵主要是作战部队,由陈玉成带领。他们将第一批进入阿萨姆地区。
陈玉成将负责提前占据一片根据地。为后续的部队打下一个立脚的地方。
石达开自己带着中军,军中的军人家属所编的女营以及少年军都跟着中军。由石达开带人保护。
后面殿后的后军主要是二线的作战部队。
石达开虽然相信复兴军,但是对这里的土司也不得不防。万一有哪个不开眼的小土司在后面捅自己一下,那就恶心了。
当石达开正带着人在缅北的丛林行军的时候。
彭玉麟也开始接手石达开他们在南掌留下的遗产。
有些被陈玉成打的躲进深山的土人,见到攻打自己的太平军退走了。还以为敌人撤军了,当他们欢欣鼓舞地想要的回到家园之时。
又来了一批更加凶悍的人。
湘军打仗素来以彪悍著称。对于这些突然间返回城市的土人。鲍超的二十师通常是用精准的射击来警告他们。
等到,内阁派来的政府工作组到了当地之后,开始恢复当地的秩序。这种零星的杀戮才停止。
虽然无论是太平军还是复兴军都声称没有杀戮当地的土人。
但是进驻的工作组在当地做人口普查的时候,还是比之前土王记录的人口少了一半。
这一半人哪里去了,驻军的说法是土人太懒,没有存粮,他们进山后饿死了。
工作组到了之后,开始重用当地的华人进行管理。当地本就有很多华人势力。
只是之前,这些华人都是处在结寨自保阶段。现在华夏政府来了。
这些人成了这里的主角。有些人读过书,立马就成为了当地华夏政府的官员。
政府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所有的土人都集中在一个个的村庄中。重新给他们的分配土地。
他们的土地变少了就得跟好人一样勤劳耕种,不然就要饿肚子。
剩余的土地全部收归华夏所有。政府将进行统一的规划,有的会建成农场,有的会分配给内陆迁来的移民。
“发电给内阁。将南掌以甘蒙高原为分界线分成南北两个行省,北边的叫澜沧行省,南边的叫眉公行省。两个行省都要接受南方的百姓自主移民。”董书恒交代到。
对于这两个行省,董叔恒将动员南方的无地、少地农民自己移民过去。那里的土地肥沃,不像远东那样是苦寒之地。
华夏南方各省地上人多,董叔恒相信很多人会为了土地迁移过去的。
历史上,广东、福建那么多下南洋的百姓,都是自发去的。现在哪里已经是华夏之地,那么愿意去的人一定更多。
南掌就像师华夏雄狮的一只前脚踏进了暹罗湾。掌握了张条中间的主线,以后不管是暹罗还是越南都要的生活在华夏的眼皮子底下,这样,他们还能够有小动作吗?
南掌正好处在中南半岛,中间的一条南北高原地带。对两边都是俯视的姿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