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赏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返乡记,回到清朝做盐商,独孤赏月,海棠文学),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魏源也被拉过来专门讲中国古代军事发展史和兵法,要说老魏的学问真的是很杂。就这样,魏源、董书恒、华尔、两个普鲁士教官,五人组成了一个军官速成班的教师队伍。

除了正常的学习、训练。士兵们被分为五个批次轮流回家探亲。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为此董书恒给他们每人发了一身常服,这样式当然是出自董大设计师之手。说不定这种军绿色的衣服还会提前风靡全国呢!还别说军绿色的常服穿在身上,非常的贴身,让人显得特别精神。

除了衣服,这次参战的士兵每人除了饷银外还发了十两银子的补贴,立功的士兵还有额外的奖励。董书恒这次捞得不少,自己吃肉总要给弟兄们喝汤。最根本原因的是董书恒现在要塑造一个受人尊敬,并且坚决拥护自己的军人阶层。这不仅仅是通过语言的反复灌输能达到的,还要给这个阶层一定的优越感。

特殊的服装,可观的收入,这些都仅仅是开始。今后条件允许了,董书恒会增加军属待遇,比如家属可以安排进淮海集团工厂、农场做职工,子女就学拥有优先的条件等等。这些饼董书恒已经都先画给了士兵们,这次轮流放假也是为了通过他们的嘴宣传出去,正所为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相信通过这波操作,一定会带动新一轮的参军热。

安排完士兵的事情,董书恒终于等来了朝廷的任命。他学着电视里的样子,接了圣旨,当然免不了要给传旨的公公包个大红包,毕竟电视里都是这么拍的嘛。

这次朝廷的封赏超出了他的期望值。江北提督,这可是一品武职,也就是说,以后江苏长江以北的兵马都是自己管了,当然江北大营除外。再加上老魏的扬州知府,最关键的是江北团练使。也就是说清廷基本上把江苏的江北部分承包给他师徒俩了。可以说,以后董书恒就可以在江北横着走。

另外魏源的盐巡道一职,也让董书恒可以放心大胆地改革苏北盐政。这块将是自己的最大财源。

升官自然要请客,还是在兰竹楼,之前的一帮士绅和老魏都在场。大家毕竟是一个整体,在一起的什么话都好放开了说。

“诸位,晚辈能有今天全靠诸位的提携。别的就不多说了,只要我董书恒一天在,就会保大家的事业蒸蒸日上。”董书恒说道,客气的话还是要讲一讲的,在做各位都是前辈。

“曾公,此次劳苦功高,此事能办下来,全靠曾公奔波。小子不才,想聘曾公屈尊担任我提督府参事,请曾公万万莫要推辞。”说着向曾宪风行了一礼。

“提督大人,折煞老朽了,这正是老朽分内之事,老朽手不能拿抢,腰不能骑马,只能做这些刀笔之事。”曾公笑道,显然对董书恒重视自己很受用。

“提督大人,老朽不辱使命,已经完成筹股之事,我们12家一共筹得白银500万两,加上您的50万两,一共550万两。这里是股东名册。”

哪怕在做的各位都是扬州顶级的大家族。突然间就筹好这么大一笔巨款,也是不禁让董书恒倒吸了一口冷气。随着这笔钱到位,董书恒的工业化计划就可以开展了。

“知府大人,您现在兼着盐运史,朝廷必然是想用苏北盐运上的银子补贴军用。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成立一个盐业公司,改进现有的晒盐技术,拓展盐的深加工,比如给盐加碘,内陆地区许多人有大脖子病,就是因为食物中缺碘,如果我们的盐能防治大脖子病,说不定还能打开北方和西北的市场。”

“另外我们可以引进一些工业设备,比如大量使用蒸汽抽水机,使用机器碎盐机。这么做一方面为了提升我们淮盐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解放现在大部分盐丁,这些人现在可是我们的兵源。事实证明盐丁兵比农民兵好用多了。”

魏源点头表示赞许。他也没问董书恒怎么知道这么多。董书恒家中可是世代盐商,他又跟洋人学过,知道一些盐业方面的知识不足为怪。

最后,众人达成共识:成立一家长江实业公司,公司的股本200万两,投资各种实业工厂。成立一家长江银行,股本300万两,这将是一家新式银行。业务范围将辐射长江流域、运河沿线。投资50万两成立一家教育基金会,用于发展基础教育。

盐运史衙门将会把整个苏北的盐场承包给淮海集团。淮海集团将成立淮盐公司运营整个苏北的盐业生产和销售。

丁力是第一批休探亲假的士兵。哦,他现在已经是一名排长了。这次战斗中他表现优异,打中了敌人的大当家,记了一次二等功,得到了一枚银制勋章,这可是纯银打制,上面有精美的花纹,两只带着刺刀步枪交叉在一起。

勋章被他挂在胸前,反射着银光。离开家两个多月,丁力整个人的气质都有很大的变化。充足的营养,让他的身材变得更加壮实。最大的变化还是他整个人的气质,他现在变得更加自信。走路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地抬头挺胸。这种自信来自于董书恒,要知道董书恒现在是江北提督,江北最大的将军,自己也是将军手下的一名军官了。

他的背包里还有三十两银子,除了饷银外,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立功的奖励。这么多钱他们一家人以前别说看都没看过,就是想也不敢想啊!

一路行来,丁力看到了大量的河工工地,这些都是淮海农垦公司的,大量被被招募的流民在工地上劳作,他们清理荒地,开挖沟渠,不久之后这些荒地就会变成良田。现在淮海农垦公司取得了苏北荒地的开发权,也就是只要农垦开发的新田就归农垦公司所有。苏北不像苏南人口密集,这里越往东人口就越稀疏。到了兴化东台,就只剩下灶户盐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上有师兄虎视眈眈

东街破楼

霍格沃茨大法师

不爱晒太阳

公主殿下的开挂生活

琉璃冰灯

狩魔:我的任务面板

沙琐重楼

重生美利坚之财富人生

蓝色宝石忧郁

成名从电台开始

铁怀